第十八章 问计刘伯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似乎抓住了刘伯温的兴趣点。

这位病入膏肓的大明第一谋士,眼神‘腾’的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咳嗽也止住了。

顺着文章继续往下看。

“保留官员士绅的公田,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摊丁入亩?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越往下看,刘伯温原本浑浊的眼眸中,竟隐隐精光浮现。

看到后来,这位诚意伯的呼吸愈发急促起来,身子忍不住颤抖。

朱元璋急忙伸手在刘伯温的后背,顺了顺。

刘伯温喘了口粗气。

“谢…谢陛下!”

一口气将太子誊抄的奏折读完。

半响。

刘伯温方才缓缓收回视线。

“这…陛下,这篇奏折,当真出自太子之手?”

刘伯温猛然抬头看着朱元璋,一时竟忘了君臣之礼,眼神中尽是震惊之色。

他辅佐老朱父子多年,对太子的风格极为了解。

太子虽然饱读诗书,精明能干。

毕竟没有经过社会历练。

而这篇奏折,不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不是生长在皇宫大内,太子所能做出的。

刘伯温两朝为官,又在浙东青田农村长大。

看到这篇充满着对农民浓浓关怀的奏折,极为亲切。

“哈哈!”

“先不说这个,伯温你先说说,这篇奏折究竟如何?”

没有回答刘伯温的疑问,朱元璋急切想知道自己的第一谋士,对这篇奏折中策论的看法。

“呼——”

“呼——”

“呼——”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刘伯温连续深吸了三口气,这才让心绪平静了一些。

压抑着胸中翻腾的气息,刘伯温收敛目光,这才回道:

“启禀陛下,老臣追随陛下十数载,还从未见过这样了解民间农民疾苦,为天下百姓考虑,并能解决官员士绅与百姓矛盾的策论。”

“依老臣来看!此篇策论,可谓之国策!”

可谓之国策!

此话从病入膏肓的刘伯温口中说出。

声音不大,却声如洪钟,在朱元璋耳畔缭绕。

大明第一谋士,智谋过人,深谙帝心。

纵观洪武朝至今,大臣儒士,提出无数条策论,有几条能够得到刘伯温如此这般高度肯定。

“哦?”

“伯温这般高度评价,不会是因为此策论为太子所奏的原因,故意抬高吧?”

坐在床前的朱元璋,听到刘伯温这等高度评价,试探着看向面色激动的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