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刺头陈成,专戏小姐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诗语言平淡,如口头话语,而典故与衬托手法的妙用,使之内蕴丰富,趣味倍增。
在小姐姐的讲述下,一众游客如同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陈成却偏要唱反调,连连摇头:“不好,不好。”
导游小姐姐忍这小子半天了:“什么‘不好’?”
“我觉得,这诗写得,”陈成咂着嘴摇头:“不咋滴。”
“那你倒是说说,”小姐姐冷笑着:“哪里不行。”
要说陈成呢,是真觉得这诗不怎么样。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他知道,这什么“沈彬”他是真没听说过,估计就是没啥名气的小鱼小虾吧。
光见你说潘安陶渊明了,也没见你在此处风光上动了笔墨啊!“山里住人家”就美了吗?中国哪座山还没住个把人呢?嗯,珠穆拉玛峰没法住人,肯定是因为它风景很烂……
还有这句“两处争如阳朔好?”,不就是“洪湖水浪打浪”上面“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嘛,都是坐井观天,没啥见识的人会这么想……
这么想着,陈成就挑毛病道:“我觉得,这诗,太啰嗦,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字。”
“怎么讲?”
“既然是‘彭泽五株柳’,大家一听就知道说的是陶渊明啦,干嘛还要在前面加上他的名字呢?”陈成诘问道。
众人一听有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在宅旁种植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这是中学课本里有的,想来是没有人不知道的。
见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陈成得意洋洋,又指着第二句道:“再看这句,同样的道理,大家一看就知道说的是潘安,加他的名字,也还是废话。”
潘安任河阳县令,在县内遍植桃李,谓之“一县花”。后人还创造了“潘花”的典故,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去掉两个名字后,“彭泽五株柳”和“河阳一县花”仍然对得上,没改变任何意思。
“至于这第三句,两处争如阳朔好——‘两处’就更显得多余了!”陈成连连摇头:“前面一共两句,一句一个地方,傻子都数得过来,还用得着他告诉大家,一共‘两处’吗?”
导游小姐姐一阵无语:“那……那……最后一句——”
“哈哈!”陈成大乐:“自然是‘碧莲’不要,‘不要碧莲’了!”
“哈哈哈哈!”听了陈成“不要碧莲”的这番解读,众同事纷纷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