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青州报社(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我不喜欢宋国。”刘翠笑了笑,“我想也没几个人喜欢,但要承认的是,在宋国中央集权最顶峰的时候,仆役其实也是有人权的,他们被认为是人,而不是奴隶,主人家不能对他们动私刑,随意虐打他们,人身买卖也被废除了,只有雇奴,在律法上所有人都是属于皇帝的,除皇帝外没人有资格剥夺别人的生命和进行人身伤害。”

刘翠:“所以我们的课本里才说,封建制对比奴隶制是很大的进步,起码人被认为是人,而不是与猪狗一般的家畜,儒家喜欢讲道德,也是因为道德教育的成本低于酷刑和扫盲教育,只不过儒生们大多都无法参透这一份道理,真心实意的认为君子修身就能平定天下,一叶障目而已。”

“中央集权也是好过郡县自治的。”刘翠说,“皇帝的威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底层百姓。”

陈牧听得入神,他似乎离开了自身的处境,视野陡然变得开阔。

“只是对比我们,封建制又落后了。”刘翠说,“当更好的制度出现后,旧制度自然要被革除,这就和人往高处走的道理一样,封建制就一定会引起土地兼并,人治大于法治,地主豪绅插手国政,因着有皇亲国戚的缘故,国家还会多少许多不事生产又要吃拿靠要的蠹虫。”

陈牧感觉之前许多朦胧的东西,突然就变得清晰了,他感慨道:“怪不得刘姑娘能成为记者,就这一份见识,已然超过朝堂上许多大人了,这一路上陈某有许多疑问,如今才总算解惑,柳姑娘当为我解惑之师!”

说完,陈牧便很正经的站起身,朝着刘翠执弟子礼。

刘翠稳稳当当的受了,但她很快就问:“杨姑娘为何能下定决心一起出逃?要知道,哪怕你成了望门寡,仍旧可以在临安过富贵日子,许多宋地大户人家的姑娘,其实是不怎么愿意改变的,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离开后靠什么维生,更依赖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制度,你是如何能突破这一层的呢?”

“说来有些丢脸……”杨竹书尴尬道,“不过是因为姑母又去信要接来我的姐妹,我不想面对姐妹共侍一夫的局面,这才同表哥一并逃了出来。”

她如今再回想过去,仍然觉得不可置信,这一路上她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了不同的话,看到了从前看不到的话本,这一路仿佛是一场修行,而她行至如今,不说脱胎换骨,但已然仿佛两世为人。

“昔日的姐妹要同享一个丈夫,明明在家中平起平坐,嫁了人,却要分个妻妾高低出来。”杨竹书低着头,“我受不了,无论史书上有多少这样的佳话,我都受不了。”

刘翠叹气道:“儒家讲人伦道德,可偏偏又是在儒家治下出了这么多践踏人伦的事!”

她能在陈牧他们面前说儒家好的一面,但那是站在更高一层去看,写报纸文章的话,自然是要把儒家一贬到底,决不能给它一点在阮地卷土重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