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僧道现,老道解谜(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兄弟二人的说话声虽然不大,但官厅前的人差不多就能听到。特别是两人提及江西、福建等字样,让好几人的耳朵动了动。

于慧便是其中之一,贾琮提及的魏庆和所建书院正是他的就学之处。

出身寒微的于慧想起了一年多前病逝的魏庆和,他便是靠着这位当世大贤每年送去乡梓的银子资助,一路读到了会试。

贾琮等人拱手还礼,于慧简单的说了下他就学的那间书院,行知,知行合一,乃魏公一生所抱之理念。

行知书院不是一间书院,而是遍布江西各州府的书院集合。于慧本籍吉安,府中就有一座行知书院的分院。

因其才学被县学教导推荐入学,不但免其学费,更是为其提供了一份不错的兼职,令其在读书的同时,靠着自己的努力凑足了乡试、会试的路费。

在江西、福建,类似于慧这样的人很多。与南直隶豪商巨贾的资助不同,这些人大多是受前人恩泽,潜移默化中会将这种扶助后人的责任印刻在心中。

随着于慧的讲述,贾琮感叹江西、福建的助学之风,感慨魏老爷子的德高望重,同时对推行义务教育的信念更加坚定。

他盯着面前衣着普通却面容坚毅的于慧,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此人受前人恩泽,知恩图报,是个搞义务教育工作的好苗子,小本本上记上……

虽说是初次见面,不过于慧的言辞表现还是让贾琮上了心。打算拜谒完座主后,找个理由约个时间,与于慧等同年聚上一聚。

这群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的新科贡士,那可都是难得的宝藏啊。挖一挖,土地改革、教育改革、赋税改革、军事改革等等就不用单打独斗了。

两位座主接见新科贡士的速度很快,郭阁老还要忙着内阁的事,往往只是受了贡士们的敬茶,说两句勉励的话就打发了。

等贾琮与宝玉一同进去后,郭阁老接过贾琮敬上的茶,嘬了一小口,竟然拉着他说起了政务。

而宝玉就成了海青天的心头肉,这位青天侍郎见郭培贵与贾琮说起了下西洋的事,也就懒得搭理什么伯爷不伯爷,反倒是与宝玉亲切的交谈起来。

得知宝玉无意入朝想要去新设立的新闻司,海刚峰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郑重叮嘱了一番。

什么无冕御史也是御史,要不忘初衷,坚定为民请命的决心等等。

宝玉这个人老实啊,面对海刚峰的叮嘱勉励,他不但没有客套的应下,反而不情愿的摇头。

“古人云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没错,可若君王不受,岂不白死?商之比干,楚之屈子,若能留有用之身,伺机救国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