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回京述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似乎很快,又似乎很慢,只是一眨眼间,这一年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到来,二爷从年头就开始忙。

这一年,也当真是丰收的一年。

从年初开始,道路就修到了田间地头。修路给百姓家带来了许多收益,百姓们每家每户都多了许多粮食,百姓们的面色肉眼可见的好看起来。

二月份,云归县补充的生姜大卖,百姓们多了一笔进账,日子陡然见好。

三月份,干货坊又发走一批干货。包括但不仅限于各种海货、山货、花卉、炮制好的药材等,这些东西运到江南,换来好丰厚的一笔银子

四到七月,各种瓜果开始成熟。县衙安排好青壮组成车队,将晒成了干,亦或是被冰冻着的瓜果,连夜快马运到繁华的府城。如此,报酬丰厚。

同样是七月,早稻开始收割。

因为这一年,县衙给百姓分发了更多的耕牛和农具,上半年来的的开荒数目,比之前年一整年还要多。加之百姓跟风又造了几百座梯田,又因为老天爷保佑,今年光照和降水充足,早稻迎来了大丰收。单是上半年的收成,就快要超过二爷来云归县赴任那年一整年的收成。

整个云归县的道路,是在八月修好的。

到了九月份,县衙中终于有了盈余,二爷可以放开手脚,尝试些别的让百姓增收的项目。

同样是九月,云归县筹备了许久的官学,开始对外招生。不拘男女,只要年满七岁,就可以来官学中就读。县衙免费给学生提供一餐饭食,空闲时候,只需要学生帮忙誊抄书籍。

官学的设立,自然吸引来多有百姓的关注。许多家长抱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将孩子送了进来。另外一些,则是看的长远,希望自己孩子读书上进,将来有所作为。

不管如何,官学总算是立起来了,虽然报名的学生中仅有十余个小姑娘,其余全都是些男丁。但只要有姑娘家站出来,就会有更多的姑娘参与到这件事情中去。

十月份时,二爷参照《河渠书》中的经验,又雇佣一些被贬谪来云归县的流放官员,主持修建的兴通渠终于竣工。

兴通渠贯穿云归县全境。从云归县最西边的大兴镇,到云归县最东的云通镇,从云归县最北端,到云归县最南端,这条兴通渠跨越云归县全境,分三个阶段修成。

兴通渠完工后,能保证在枯水期时,云归县境内所有农田的灌溉。丰水期时,多余的水又会通过宝瓶口向外江排去,减免云归县地区的内涝和洪灾。

这个自动分流的伟大设计,是二爷吸收前人经验,加之自己的百般思虑,才最终成型。

云莺之前没仔细了解过兴通渠,等她得知兴通渠的修造理念后,呜呜呜,云莺只想说,聪明人,连脚指甲盖都是聪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