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探源遇障,文途坎坷(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河县的清晨,薄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驶入桃花坞,停在了一片残垣断壁前。

陆一鸣和唐晓婉从车上下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头一沉。

曾经繁华的桃花坞,如今只剩下几栋摇摇欲坠的古建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断裂的梁柱、剥落的壁画,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疏忽。

“这…这就是桃花坞?”唐晓婉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景象,语气中充满了惋惜。

陆一鸣眉头紧锁,他拿出相机,仔细地拍摄着眼前的景象,记录着这片即将消失的历史文化遗迹。

“比预想的还要糟糕。”他沉声道。

随后,他们走访了当地几家文化企业。

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里,陆一鸣见到了王化成,一位身材魁梧,言语豪爽的当地文化企业老板。

“陆干事,唐干事,欢迎欢迎!”王化成热情地招呼着,为他们沏上香茗,“尝尝我们清河的特色茶。”

寒暄过后,陆一鸣开门见山地谈起了桃花坞的现状。

“王老板,您对桃花坞的情况怎么看?”

王化成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唉,别提了!桃花坞以前可是我们清河的骄傲,现在……哎,说多了都是泪啊!”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是我们不想保护,实在是力不从心啊!投入大,回报少,政策支持又不够,我们这些企业也是有心无力啊!”

陆一鸣静静地听着,他知道王化成说的都是实情。

文化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才是首要目标。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茶楼外传来:“谁说桃花坞没人管了?”随着声音,一位身穿粗布衣衫,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

他鹤发童颜,目光如炬,手里拄着一根斑驳的拐杖。

这位老人正是清河县着名的民间艺术家陈艺,他一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清河的传统文化。

“陈老!”王化成连忙起身,恭敬地问候。

陈艺摆了摆手,径直走到陆一鸣面前,“我听说两位是从市里来的干部,是来考察桃花坞的吧?”

陆一鸣点点头,站起身来,“陈老您好,我们正是为了桃花坞的事情而来。”

“桃花坞的修复,我愿意出一份力!”陈艺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