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官私合营作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平安上前行了一礼,笑着说道,“婶子,这事儿我只是挂名的,背地里运筹帷幄的,是县令大人,您想往里面塞人,您得问他。”

周老太一看是县令大人,穿着破破烂烂,跟干活的工人一样,她一个走神,竟然没认出来,吓得哆哆嗦嗦地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县令点头道,“多大点事,贤伉俪为七里堡奉献了一生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两个小家伙是吧,送过来试吧试吧,不成问题的。”

“县令大人,您的恩情我们这些老百姓都知道。”周老太开心的不行,“等到我们两口有钱了,给您买万民伞。”

县令摆摆手,丝毫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前脚周老太太刚走,外面又来了个穿着破破烂烂老兵,七十岁出头,白发苍苍,走路虎虎生风,一点都不显老。

县令笑吟吟道,“不认识吧?这人叫徐大萝卜,胭脂镇的,先前生病,差点死掉,花了我整整一个月的俸禄呢。”

那老兵上前,朝着县令行了一礼,“一把年纪,等死的人了,还能有机会给儿女们挣点钱,县令大人,我感激您的恩情。”

“不过我也没啥钱,这是我家自己晒的茶叶,送给您。”

说完,放下茶叶,扭头就走。

从县令开始筹划,在李平安家附近打造一家印刷作坊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送东西,一般人怕被拒绝,扔在李家院子就走。

李平安都佩服,这些老兵消息灵通,竟然知道县令在自己家。

县令看着放在不远处石桌上的茶叶,以及这段时间老兵们送过来,不怎么值钱,但是颇有意义的礼物,内心感慨万千。

他莫名地想起来儿时在玉林县艰难求生的那段岁月,一段不为人知的前尘往事。

当时大家刚刚南迁到岭南没多久,家家户户很穷,但他偏偏被大人物相中了,要带他北上去官学读书。

当时家家户户都很穷,父亲和母亲刚迁到岭南就病死。

村长弄了一坛子浊酒,兑着水请乡亲们喝,吃的也是从山里挖来的野菜,那顿饭过后,乡亲们留下了许多东西。

你十文,我二十文,你一件衣服,我半袋米,硬生生地凑过了束修和盘缠,让自己有机会读书。

后来自己机缘巧合,被洛阳的大儒收养,有了崭新的名字,崭新的户籍,有了新的前程,但他永远忘不了那些乡亲们挥手送别自己的样子。

他也曾多次写信给村子,村长每次都回信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必担心。他寄回来的俸禄,也都被送了回去,让他抓紧时间,说一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