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庄产业会议(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很多人都被听愣了,刘玉米搓着双手兴奋的说道:“主任,这是要大搞呀,岗位这么细化。”
众人也频频点头,在李明辉对酒厂规划深入浅出的讲解后,大家都对这个新的酒厂有了个全新的了解。
刘平今天一个主题,打破砂锅问到底:“主任,我们要出什么酒?”
李明辉嘴角连跳,没想到这个平时话少的刘平今天话这么多,正要回答,李进标微笑着拿出之前讨论过的材料抢先说道:“嗯嗯,马老师、周老师和柳老师她们帮忙取经后,辉哥跟我们初步构思三个酒品,一个是散装玉米酒,这个就主要供给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目的是最快回笼资金。第二个是米酒,第三个是高粱酒,这两个酒卖成包装酒,米酒暂时出玫瑰酒和铁观音茶酒,明诚帮我们设计成杯装的,九钱也就是45毫升一杯,十二杯一板,高粱酒也是一样的。”说着把包装的电脑设计图递到各村委手上。
众人看着啧啧称奇。脸色包装很好看,李海军扬言一顿饭能喝一板。
吴娟感慨道:“明诚不愧是研究生,出过远门的,很有想法,他建议我们初期酒杯、酒盖和外包装都用第三方,虽然我们成本这样会高一点,但是也能把我们创业经费压缩很多。”
刘平发问:“这么一小杯,我们卖多少钱?”
李明辉翻阅着笔记本:“我们计算过,米酒一杯酒我们的成本是九毛三到五分的样子,高粱酒一块四毛多,当然,这个只是初期成本,不包括以后的营销成本,大家觉得卖多少合适?”
现场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最后李明辉拍板:“价格一经定下,不能轻易改动,随行就市的波动会搬起重物砸自己的脚指头,后期的一些成本需要现在就要计划在内,所以,我认为米酒三块一到三块三,高粱酒四块五左右的批发价格最为合适。”
没有人反对,毕竟看着赚得多,因为是整个村的产业,最终能分到手上的也就几分几厘钱。
见大家没有新的意见提出,李明辉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同志们,接下来我们再议议我刚才说的两个产业,一个是竹制品厂,一个是食品加工厂,专门制作腌菜和各种咸菜。”
话音刚落,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对于竹制品厂,都面露难色。毕竟,整个四里镇的竹制品虽然精美,但因为手工出品,产量有限,且大多依赖传统手艺,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更何况,近年来国外市场流行高大上的简约风格,对竹制品的需求并不旺盛,出口之路更是举步维艰。
“主任,咱们这竹制品虽然好,但产量上不去,出口也是个大问题。咱们的产品要是跟不上,很难有出路的。我的想法是,我们再了解一下,找到一两个合适的产品,然后看看有没有流水线可以生产再计划”刘玉米首先提出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