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盘点古诗词3(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匡胤是一个征战沙场的皇帝,身为帝王有蔑视万物的特质。《咏初日》很配赵匡胤,像极了一个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生于洛阳夹马营,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着。
赵匡胤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更是一位武术家,其创立的太祖长拳传于后世,在后世体育竞技比赛武术大赛上设有专门的太祖长拳比试项目,为弘扬中华武学作出了贡献。太祖盘龙棍法更是一绝。
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黄袍加身和陈桥兵变也演变成两个成语典故。
此后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赐下丹书铁券永保周皇室富贵,事实证明赵匡胤及后世之君对周皇后室礼遇有嘉,直到宋朝灭亡。
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提出共治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和北汉,同时派遣主力南征。
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针对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他两次杯酒释兵权,逐步削夺禁军重将兵权,设枢密院与三衙以互相制约,选调各地精兵编入禁军以削弱藩镇势力,颁行禁军更戍法,使将不得专其兵,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
又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调整文武关系;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顺便说几句:历代开国之君总是自以为是,单方面的认为自己创立的王朝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又搞什么祖训,无疑是为后继之君挖坑,事实证明永远逃不出王朝三百年轮回的怪圈,魔咒。历代王朝灭亡前的征兆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是被民众推翻还是被异族所灭。
宋朝之前的王朝明面上亡于农民起义,实则亡于世家门阀,内乱争斗,晋朝和宋朝明面上亡于异族,实则亡于士大夫共治,前者还要加上门阀世家,宋亡于士大夫阶层,明朝表面上亡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实亡于官商勾结,党争。
而宋朝灭亡让后世子孙尤其是二十一纪了解历史的广大网友无法理解的是论封建王朝中宋朝最富有,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58%,论民众福利最好,哪怕半壁江山南宋时期仍然是占据世界财富一半。
论科技发展,华夏四大发明宋朝占了三个,又有世界上最早的火器——突火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用火药的枪械,一窝蜂火箭,也是世界最早的火箭炮,军事科技只强不弱,名将如云为什么还被异族吊打?后世子孙普遍认为除了重文抑武,让华夏失去了血性,奸臣当道,士大夫阶层中保守派顽固不化,不思进取,加上皇帝软弱无能,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得位不正,其本人又有愧疚于后周,这也是宋朝皇帝从不穿绣有龙的服装,而是一身红,官员称皇帝不叫陛下而叫官家,这是赵匡胤要求的,宋朝之前帝王与臣之间坐而论道,可到宋元明三朝是臣子是站着的,到了清朝臣子是跪下的,这就就是典型的文明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