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历史上十大贤后9(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光幕接着介绍:“历史上十大贤后,唐朝,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之皇后,唐高宗李治之母。

文德皇后自幼酷爱文史,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成为皇后后依然如此。经常与丈夫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从容以对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一向爱重,登基之后对长孙家族常常恩遇逾制,长孙皇后深以盈满为诫,说服胞兄让位,在太宗恩准下长孙无忌得以闲职高薪,退避宰执之位。长孙皇后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魏徵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大唐初期迎来了它令后世魂萦梦绕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皇太子请求大赦并度人入道,为妻子健康忧虑的唐太宗立即应允,但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无奈唐太宗只好请普光寺法师昙藏入宫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诚意所致长孙皇后病情旋即康复。

贞观九年长孙皇后病情旋即康复,皇太子李承乾纳妃苏氏。然而喜悦之后却连接着悲伤,此后接踵而来的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给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对夫妻又一次沉重打击。

双重丧期的哀痛诱发了长孙皇后早年罹患并时常发作的气疾,次年,病势加重,药石皆不见效。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

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长孙皇后生性俭约,不喜欢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对于皇子要求也很严格,她经常训诫诸位皇子,要求他们以谦恭节俭为先,即便对于自己的亲生子女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御下平和,从不无故令人有冤,调和直谅,抑制外戚。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代为鉴,临终前仍然不忘嘱托丈夫不要给予她的家族太多,长孙皇后对于家族的看法再联系日后之事,足见她非凡的远见和智慧。

长孙皇后甍逝,谥号文德皇后,葬于昭陵,史书上称其为千古贤后。文德皇后尝着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巜春游曲》一首。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后世有了一些不同看法,首先《女则》一书被后世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所不喜,这其中多数女性对历史不感兴趣,也很无知,而了解历史的人又有不同看法。

起因是宋朝至清朝对女性的不公,残害妇女的思想,诸如恶意弯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含义,大搞三从四德,女子缠足,立贞洁牌坊,更为过分的是禁止女子改嫁,导致女则这本书被批判,而事实上巜女则》只是长孙皇后规范后宫与朝廷贵妇,劝诫女子不要干预朝政,维护后宫或官员后宅安宁的书,却被别有用心的读书人利用了。

其二,认为长孙皇后太聪慧,有预见性,非常有心机。所谓打压外戚是其智慧的表现,从对长孙家族不同表现和手段上便知一二。

李世民努力在外建功立业,长孙氏在家帮衬,可以说李世民的成功离不开长孙氏。

登基之后李世民迅速封长孙氏为皇后,对长孙家族也非常看重,经常给出超出礼制的优待。

这个时候长孙安业出场了,长孙皇后不计前嫌让这位哥哥升职加薪,从右监门率变成右监门将军,但长孙安业有自己的想法。

贞观元年十二月三十,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等人密谋借助禁军造反,长孙安业也参与进来了。

事情败露后,李孝常这一大票人都诶处死,长孙皇后跑去找李世民求情,长孙安业因此免除死罪被发配到四川的巂州。

长孙安业人品不行,还嗜酒如命,不务正业,居然还给他升官还给他求情,对比之下长孙皇后对正经的亲哥哥长孙无忌就很冷漠了。

长孙无忌从小就聪慧好学,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他和李世民很早就是好朋友,后来又成为李世民的大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