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组建六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照不同军种的性质,司马遹和司马乂将麾下军队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尤其是孟安的凌江军,大多数是从其他军队中选拔的,对孟安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由于现在还是战时状态,做不到彻底的军政分离,上官巳等人在被任命为指挥使的同时,并没有解除相应的太守职位。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战场的需要,即使是所谓的纯步兵或者水军,司马遹也会给百夫长以上的军官配备坐骑。
至于裁撤下来的一万四千人,如果愿意返回故乡,便发放安置费用让其回乡,如果想留在湘州,司马遹便根据他们的级别和家庭情况分配土地。
裁撤下来的接近两万匹马,一部分改做挽马,一部分养在马场里备用。
在这轮军事改革中,吕朗没有获任任何一军的指挥使,以他的资历也不可能担任指挥副使。不过,为了安抚他,司马遹特意授予他平南将军,进入太尉府参与军事决策。
对此,吕朗心知肚明,他并不是主动归顺司马遹,年纪又偏大,能被授予平南将军算得上是平安落地,至于领兵作战那就不要想了,还是乖乖的安度晚年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将军名号既可能是重用,也可能是退居二线,只有指挥使才是真正的握有兵权,但他们所辖的军队在具备专业性的同时又有局限性。
除了将军,太尉府中还有参军,作为太尉的属官。将军和参军的区别在于,将军必须由皇帝本人决定,参军则可以由太尉自行征辟,比如温邵就被司马乂辟为参军。
从品级来说,参军低于指挥使,将军则高于指挥使,属于高级武官。
八月初,司马遹获悉了刘渊病逝以及刘聪发动政变的消息。对此,他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不仅和历史走向基本一致,也符合现实情况,毕竟刘聪在刘渊诸子中功劳最大。
与此同时,刘琨也送来了一个并不算意外的消息,那就是罗尚在七月时病逝了。刘琨暂时以令狐盛兼任蜀郡太守,请求司马遹的允准,司马遹当然没有提出异议。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之人出现在了临湘,那便是刘琨的内甥温峤。
温峤,出身太原温氏,曾祖父温恢曾任凉州刺史,伯父温羡曾任司徒,父亲温襜曾任河东太守。他的母亲和刘琨的妻子乃是姐妹,出身清河崔氏,和卢谌也是表兄弟。
第一眼看到温峤,司马遹颇有点意外,没想到他竟是如此年轻,也就二十出头。实际上,温峤比司马遹要小十岁,这一年只有二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