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就封你个齐天大圣(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建立新的衙门,到时候又是一大堆官员。

那前面省掉的开支,不就又回来了?

而且“监”其实是和六部平行的,六部只有协调权,没有管理权。

哪怕是工部的温大雅,当初也是听取了少府监的意见,这才没放马师傅离开。

不然,他有个工部尚书,三品大员,没必要关注一个工匠的去留。

六部之所以能管理到“监”,是因为这些“监”的主官,都是六部的官员,这才能显得六部比“监”大。

当初“监”的产生,也是皇帝自己的意愿。

比如隋炀帝时期,为什么十多个监,就是因为六部都是世家门阀的人。

隋炀帝设立那么多“监”,职权都是和六部差不多,用的都是太监们或者自己的心腹。

以管工匠的少府监为例,一把手就叫少府监,副手叫少府少监。

但是很多人为了区别,就把一把手叫做少府太监,副手叫做少府少监。

太监的称呼也就这么来了。

所以,“监”机构,其实就是皇帝自己设立的内部机构。

李世民给张路新立一个京市监,本来是打算绕过朝廷讨论的。

没想到,反而还让这么多人反对,觉得李世民飘了。

魏征更是写奏书,骂李世民学昏君。

李世民就又加了个,京市监的人没有品级,而且经费自凑。

李世民以为,这样就能少了麻烦。

但其实,京市监的人看似地位低下,实际却给了张路无限大的权力。

这样,张路就能随便拉人,谁都能进京市监,反正没品,经费自凑。

薛世良和牛芳裕,就是最早加入的。

他们的热情,连张路都没想到,不仅自己来,还不要钱。

薛世良两人看来,这机构就是皇帝专门弄来给张路立功的。

谁不知道张路是皇帝,在显德殿亲自点的官。

一个金部司员外郎, 还又给了个京市监机构。

这都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

和他有想法的不在少数,但很多人并没有加入,而是选择观望。

张路说到底,就是个穷书生出身,还才是员外郎而已。

只有薛世良这样的人,才会自降身份。

吴王府。

张路说到底,还是吴王的人。

自己升官了,还想着回来向吴王说一声。

吴王也没想到,这才一个月就升官了,觉得这小子有点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