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真的很先进吗?(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真的先进吗?#】

【所谓秘密立储是指:皇帝写出储君之名,密封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以备不虞。】

大明,应天府。

“秘密立储?”

朱元璋嗤笑一声,果真是蛮夷也。

随后向赶来的朱标问道:“标儿,可知此事出自何处?”

“唐书,波斯国。”

朱元璋闻言大笑,打量着灰尘扑扑的朱标一番,随即又瞪了躲在背后的朱棣。

“你看看你带你大哥都做了些啥!”

“我还不是为了改进火器……”朱棣缩着头,小声解释道。

见朱元璋面色变黑,朱棣连忙缩回头去,躲在朱标身后。

“哼,滚出来!”

“咱问你,这秘密立储出自哪里?”

朱棣讪笑道:“唐书,波斯国。”

爹还是爱我的嘛,大哥都说了答案,我还能答错?

“具体呢?”

“不要求你说出是哪卷,可大概故事你总得给我讲一下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天天的没个正形!

要改进火器,将方法告诉匠人,让他们实验即可。

亲王带着太子,往火药库里去。

若是遇上意外,连尸骨都找不到。

“不知道?”

朱元璋对身旁太监吩咐道:“去把唐书给咱找来。”

“咱让你慢慢翻,什么时候找到了出处,什么时候再起来!”

起来?我现在不是站着的吗?

朱棣抬头打量,正巧迎上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眼神。

果断选择从心,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但所谓的秘密立储制度真的很先进吗?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其王初嗣位,便密选子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王死后,大臣与王之群子,共发封而视之,奉所书名者为主焉。】

“呼。”

朱棣闻言,长出一口气。

感谢天幕指出卷数,否则翻到明日都找不到。

但朱元璋可没如此轻易就让朱棣过关。

“唐书,不用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