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李也是个能吹(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什么是营城!”
棒梗看着手里的车票,茫然的像一只哈士奇。
“不是说去奉城吗?”
他追着李学武提醒道:“您不是说安排我去大城市奉城吗?”
“谁告诉你一定是奉城的?”
李...
春天又一次降临,四合院的槐花依旧盛开,像一场年复一年的约定,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厨房的窗棂上结着晨露,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灶台,映出锅铲翻动时的金属光泽,空气中弥漫着豆香、油香与炒菜的烟火气息。
小雨站在灶台前,手中捧着《心锅记》,轻轻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那句熟悉的话上:“火候三分熟,心要七分热。”她轻轻念出声,声音柔和,像是对锅的低语。
棒梗站在一旁,正擦拭着锅铲,闻言抬头:“这话说了这么多年,每次听都觉得不一样。”
小雨点头:“是啊,做菜如做人,火候到了,味道才对。”
阿珍端着一锅热汤从后厨走出来,听到这话,轻声说道:“张师傅要是知道我们还在这口锅前炒菜,一定会很高兴。”
棒梗笑了笑:“他肯定也想不到,这口锅能传到现在。”
厨房的气氛一如既往地温暖,锅铲声此起彼伏,像是岁月的节拍器,敲打着属于四合院的节奏。
就在这时,厨房门口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李浩,他手里提着一个布包,脸上带着笑意。
“大家早。”他轻声打招呼。
小雨抬头:“李师傅,今天怎么这么早?”
李浩笑了笑:“我昨晚睡不着,想着今天要做的菜,就早点来了。”
棒梗一边擦锅一边问:“今天是什么菜?”
李浩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一页:“今天做‘老锅第三菜:香煎带鱼’。”
阿珍凑过去看:“这道菜我记得,笔记里说带鱼要选新鲜的,煎的时候要慢火慢煎,鱼皮才脆。”
棒梗点头:“这道菜讲究火候,稍一急躁,鱼就碎了。”
李浩看着锅,目光专注:“这道菜,我练了很久,今天想试试能不能做出张师傅的味道。”
小雨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记住,做菜最重要的是心。”
李浩点头:“我知道。”
锅热了,油香四溢,李浩将带鱼轻轻放入锅中,动作轻柔而坚定。锅铲翻动间,带鱼在锅中慢慢煎出金黄的外皮,香气缓缓弥漫开来。
棒梗站在一旁,看着锅中翻腾的鱼,轻声道:“这味道……好像真的不一样。”
阿珍尝了一口,眼中闪过惊喜:“外皮酥脆,内里鲜嫩,还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温暖感。”
李浩看着锅中的鱼,嘴角微微上扬:“这,就是张师傅的味道。”
小雨笑了笑:“这只是开始。”
从那天起,厨房里又多了一道规矩??每周五的中午,必须做一道张师傅笔记里的“老锅第三菜”,由不同的厨师轮流来做,大家互相点评,学习火候、调味,更重要的是,学习那颗“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厨房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国外的厨师专程来学艺。
有一天,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厨师走进厨房,站在展示区前,看着老锅和那本笔记,久久不语。
棒梗走过去,轻声问:“你在想什么?”
年轻人回过神,眼中带着敬意:“我小时候在巴黎吃过一口香煎带鱼,那是我记忆里最香的味道。现在,我来学做菜,想学会这味道。”
棒梗笑了:“欢迎你。”
年轻人名叫卢卡斯,来自法国,曾在多家米其林餐厅工作,但他始终记得小时候那一口鱼的味道。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来中国,住在一个四合院里,那时候厨房里有个老人,用一口老锅炒菜,我吃了一口鱼,从此念念不忘。”卢卡斯回忆道,“后来我学厨,也试过很多次,但始终做不出那种味道。”
小雨听后,轻声道:“那是因为你没用‘心锅’。”
卢卡斯点头:“我知道,所以我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