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伤寒论》方剂基础药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学们听到沈卓然的这段讲述,都有些目瞪口呆。大家谁也没想到,作为同学的他们,居然对沈卓然讲的这些几乎都没听过。

赵连州老师满脸含笑的看着沈卓然,点点头问道:“沈卓然同学,你说的这些,包括《伤寒论》原药方中的一半剂量为安全剂量的说法,不可能是你自己想到的吧?”

沈卓然点点头回答:“报告老师,我家虽然是祖传中医,但是我爸远远还没达到这个水平,我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虽然从古至今,从医圣张仲景之后,许多中医名家都在验证《伤寒论》,并且在实践中使用类似《伤寒论》药方中剂量的药方,不过都没有人明确提出来,所以中医界才流传着《伤寒论》药方中的剂量才是密中之密。”

“毕竟各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包括每个朝代的人体的健康素质状况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完全按照《伤寒论》中的药方剂量,原封不动的照抄照用。”

“这就不得不提起我国近代的一位国医大师~霹雳大医李可老先生,他对中医的发展,特别是对《伤寒论》药方中剂量的确定,有着巨大的贡献。”

“李可大师16岁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25岁蒙冤入狱,在狱中得到一位家传老中医的中医启蒙。”

“李可大师两年后出狱开始从事中医工作,在老家当地当赤脚医生,白天走村串户给老百姓治病,晚上学习《伤寒论》。在行医的过程中,始终按照《伤寒论》中的经方计量加减,给人治病效果非常好,基本上都能达到《伤寒论》书中所说:一剂知,二剂己,三剂愈。”

“是说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疾病,一剂药吃了就能见效,两剂药吃了,病情基本好转,三剂药吃了,基本上病情就基本痊愈。”

“可见,这也有力地驳斥了中医是慢郎中的说法,只要方剂对症,药的剂量够用,中医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迅速和显着的。”

“当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考古被发现,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以汉代一斤为现代的250克,一两为当今的15.625克,和李可大师在行医20年的时间计量相符。所以至此,李可大师明确提出了以《伤寒论》药方折半剂量为经方的基础有效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

“而且李可大师,以其求真,求实,大无畏的精神,大剂量使用附子,拯救一些危重病人,最高时一人使用附子就达500克。一生行医用附子五吨以上,但却无一人因为附子中毒。”

“并且李可大师在救治心力衰竭病人时,大剂量使用附子,少则一百克,多则300克,500克,创立了神奇的‘破格救心汤’,救治危重病人无数,确实起到了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因为李可大师敢为人先,敢于用大剂量的中医药方剂量,先后救治了1000多例癌症患者,大多数都达到了治愈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因为李可大师对中医卓越的贡献,被众多国医大师和广大中医人和老百姓推崇,被世人称为中医ICU。”

沈卓然说完,赵连州老师也感叹地说道:“李可老中医无愧国医大师之名,我对他佩服之至!他的仙逝也是中医界的一大损失啊!”

赵连州老师话锋一转:“不过小沈同学,李可大师说的《伤寒论》原药方折半剂量为基础有效量,但并不代表每一个病人都可以按此进行配药。因为有的病人身体状况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药量,所以在这一点上要灵活运用。”

“对于一些身体虚弱,承受不了大剂量的药量的病人,可以采取中医药典中的规定药量,或者稍微增加一点,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好,征得患者同意,方可以大剂量用药,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包括癌症病人,小剂量用药不能奏效,这时候敢于用药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我明白,我明白!谢谢老师指点!”

沈卓然赶紧向赵连州老师道谢,对于赵老师的格外提点,他还是心存感激的。

“不过,赵老师,除了中医药方剂量的问题,我觉得还有一种情况,也是中医没落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