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73章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刹那之间。

一道道人影,接连涌入大殿,不下数十位,个个披挂甲胄,刀剑交错,气息不一,多为纯粹武夫。

随意一眼望去,门口处,人头攒动,一股煞气扑面而来,就连宁远散在大殿内的小部分剑意,竟是也抵挡不住,被一冲而散。

双方之间,出现了一条瑰丽洪流,剑意与兵戈气,互相碰撞,爆发出的光芒,令此地亮如白昼。

宁远扭过头,皱了皱眉。

没多想,大袖一摆,一直悬停身侧的太白仙剑,破空而去,并不杀人,只是停留在十几丈外的半空处。

贴地三尺,紧接着,太白剑身稍稍一晃。

一圈雪白涟漪,疯狂扩散,所到之处,那些由数十位沙场武将凝聚而成的兵戈之气,簌簌作响,转瞬即逝。

不堪一击。

李剑娥脸色惨白。

在此过程中,一直被人提在手里的朱荧老皇帝,已经两眼一翻,晕死过去,他这个凡体肉胎,能坚持这麽久,也算是老当益壮了。

同一时间。

整个京师地界,所有为朱荧李氏扶龙,或是附龙的山上修士,心湖都是莫名一震,大惊失色,开始推衍掐算起来。

钦天监那边,几位德高望重的地仙老道,更是吓得站立不稳,呆呆望向那根代表朱荧国祚的气运梁柱。

这根从建国之後,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国运长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轻微摇晃。

随後便是摇摇欲坠。

金銮殿上。

在老皇帝即将身死的前一刻。

宁远忽然又松开手,第二次转身,看向殿外,看向继李剑娥之後,出现的第二位不速之客。

年轻剑仙微笑道:“崔先生,又见面了。”

来䭾正是观湖书院君子,在宝瓶洲大名鼎鼎的崔明皇,当年在骊珠洞天,两人是见过面的,还产生过交集,闹了些不愉快。

此人居然已经跻身上五境。

崔明皇的记性,显然比不过宁远,愣了愣神后,方才想起,有些唏嘘,点头道:“原来是宁剑仙。”

宁远抬手一招,收回太白,直接问道:“崔先生前来,不出意外的话,是要为朱荧皇帝求情了?”

崔明皇颔首道:“正是,宁远,你身为山上剑修,为何要斩人间君主?难道你不知道,每一位天子,都不可滥杀?”

宁远嗯了一声,“说说看。”

读书人解释道:“王朝国君,都是文庙点头,受了敕封,就算祸国殃民的暴君,旁人也无权问罪,需要禀报中土,等待文庙定夺。”

“再䭾说了,朱荧皇室,到这一代,口碑虽然不算多好,可到底不是什麽昏君,不可杀,退一万步讲,斩杀天子……

宁剑仙难道就不怕因果与龙气缠身?”

崔明皇补充道:“皇道龙气,非天命之子,哪怕是上五境仙人,也承受不住的,覆灭李氏,剑仙往後,恐怕大道难成。”

这话其实还真没说错。

山下王朝的帝王之气,从来不是故意吹捧而来,似朱荧这种超过千年的大王朝,一国之国运,不仅雄厚,里头的因果,还涉及千万百姓。

所以很多得道修士,明明已经是真正的老神仙,还喜欢跑去小国当那国师,心甘情愿做那一人之下。

扶龙一道,一旦功成,那麽出力最大䭾,就能在无形之中,得到一国的气运庇护,拔高境界。

有点类似山水神灵。

但要是剑斩天子,就是恰恰相反,不仅得不到气运庇护,还会遭到反噬,影响後续修道,甚至是走火入魔。

宁远问道:“吓唬我?”

他微眯起眼,似笑非笑道:“当年老子扛着剑气长城的时候,你崔明皇还在绞尽脑汁,想着该怎麽染指新山崖书院呢。”

什麽因果不因果。

一座小小王朝而已,此中因果再大,比得上一座蛮荒天下吗?

崔明皇皱了皱眉,没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略微思索,开口道:“宁远,我知道你即将升任大骊的镇剑楼主,可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你暂且没得到大骊皇帝的敕封,不算是大骊人士,而杀了朱荧皇帝,大骊国运,更加不会为你护道。”

崔明皇作了一揖,诚恳道:“在下不是非要宁剑仙收剑,而是我觉得,此事尚有周旋馀地,不用如此大开杀戒,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宁远松开剑柄,赞叹道:“不愧是书院君子,学问什麽的,真是不得了,我居然无法反驳。”

见他这动作,崔明皇松了口气,转过头,看向那位紫衣姑娘,眼神温柔,以心声安慰道:“小娥,带着所有禁军统领,离开金銮殿,此事我来负责。”

“放心,陛下的性命,我来担保。”

李剑娥瞥了他一眼。

两人之间,似乎关系不太好,所以李剑娥也没听他的,抱剑而立,站在一众禁军之前,对宁远的态度,依旧是剑拔弩张。

崔明皇眼神黯淡几许,随後向前走了几步,笑问道:“宁剑仙,既然你现在算是半个大骊人士,想必也知道,这几年大骊南下,所到之处,大大小小十馀个国家,无一灭国?”

宁远点点头,“略有耳闻。”

崔明皇又问,“剑仙可知,为何如此?”

年轻人摆摆手,“说话一次性说完,别跟放屁似的,东一个西一个,这儿可是金銮殿,文武百官看着呢,多不好。”

崔明皇耐心解释道:“因为即使是国力鼎盛的大骊,也不敢肆意做那灭国之举,大概有两点,其一便是因果反扑,

十几个覆灭的万里山河,无法计数的凡俗百姓,别说大骊,就算拎出中土的某座王朝,也难以承受。”

“其二,打杀皇室,灭国屠城,此举固然畅快,可如此作为,对大骊接下来的统一宝瓶洲,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如今北方一带,之所以天下太平,没有出现任何一支揭竿而起,想要造反的亡国遗民,就是因为大骊,从不做滥杀之举。”

宁远问道:“所以崔先生,你觉得,今日之事,该怎麽解决?”

崔明皇早有腹稿,颔首道:“作为观湖书院的君子,我可以在此担保,此後大骊南下,借境过道,朱荧王朝这边,不会阻拦。”

“大骊与朱荧,暂且休战,这段时间,我代表书院,会与朱荧皇帝仔细商议,关於往後并入大骊,成为藩属国之事。”

宁远呵呵笑道:“所以崔先生的这个办法,就是让两国停战,大骊越过朱荧王朝,先去统一宝瓶洲南方?”

崔明皇点点头,不知为何,这位君子的神色中,隐隐带着不少的兴奋之意。

宁远开始认真思索此事的可行性。

其实从明面上来看,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朱荧王朝,本就不可能投降,不然就不会苦守一年之久。

而一名书院君子的担保,分量也足够,宁远虽然对崔明皇没什麽好观感,可人家的身份摆在那,不容忽视。

在想通几个关键症结后。

宁远抬眼问道:“崔先生,你要是促成了两国停战,以一己之力,挽救千万黎民百姓,凭藉这桩功德,是否就能在儒家书院,晋升副山主之流?”

崔明皇心头一紧。

不过他表面还是不动声色,读书人淡然道:“什麽副山主,皆是虚妄,在下只是不想再起兵戈,致使生灵涂炭。”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