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下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寒利和热利的诊断很简单,脉象迟、便不臭、手脚冰凉就是寒利,反之就是热利,两不相靠就是单纯下利。

我们先分析一下治疗寒利的处方。

第一个是桂枝人参汤,此方共有五味药组成,分别为桂枝、炙甘草、白术、人参、干姜。我们先分析一下此方的药性,桂枝性温、炙甘草性温、人参性温、白术性温、干姜性热。五味药中四味是温性之药,一味是热性之药,合起来就是热性之方。寒证用热药,此方用在寒利上药性是对证的。

此方中的桂枝用来强心阳,“太阳”亮起来大地自然温暖起来了,桂枝在去湿去寒中,前文写“苓桂剂”时我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就不啰嗦了。

炙甘草是温补脾胃之药。

白术是“干燥剂”,下利便水,用白术的目的就是“干燥”一下

人参这味药在这里用成党参比较贴切,甚至整本伤寒论中的人参大概都是党参,因为研究伤寒的方剂时,有些方剂中将人参当成我们现在的东北参有点解释不通,用党参的话就能解释通,同时有些经方中将人参换成党参效果更好。在伤寒论中我对党参和人参的看法在上文书中已写,在这里我就不写了。

我们在这里将人参换成党参,党参具有生津作用,用在这里是因为下利已经伤津了,故用党参补津。

干姜是补脾阳的药,能温中散寒。

综合分析,桂枝人参汤是温中散寒、健脾去湿、补津止利的方子,这方子温中驱寒的效果很好,能用在普通的寒利上,但由于此方中缺乏“收涩药”,所以严重的寒利中,此方止利效果不佳。但此方中由于有桂枝,所以在止利的同时有解表的作用,当然,我们在这里只说下利,所以就不说别的功效了。

第二个方子桃花汤,此方有赤石脂、干姜、粳米组成,赤石脂是性温的收涩药,干姜是热性,用来温中散寒,粳米是平性的补津之药,此方一热、一温、一平合起来就是热性方剂,同时在温中散寒健脾补津的同时,加了赤石脂这味收涩药,既能去寒又能收涩,所有在严重的寒利中用之。

桂枝人参汤、桃花汤这两个方子在寒利中侧重点不同,温中为主就用桂枝人参汤、即温中又止利,就用桃花汤。

以上是治疗寒利的两个处方,我们再说治热利的两个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