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讲】(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大家打开讲义222面,辛二、正明。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明灭妄名真立六十圣位转依号」,这一科在本经的修学当中,佛陀很强调一个字,那就是「转」。“转”这个是它的内涵,有两个:一个是「能转」,一个是「所转」。「能转」的就是我们心中要栽培的一种修行的力量,就是我们上一堂课简单说的「三渐次」。整个戒定慧的内涵是能转;「所转」就是我们内心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在整个「所转」当中又分成两个内涵,一个因地的转,一个是果地的转,我们是先求因地的转然后慢慢的才有果地的转变。

在本经所描述的「三渐次」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整个修行,烦恼障跟业障的因地,我们是先转业力;它整个「三渐次」,第一次的“除助因、刳正性”这两个就是在转业力。就是你修行当中,第一个、你对你的身口意三业的业力你要先转变,我们讲「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所以在整个「三渐次」当中,首先我们先持戒清净,来对治我们的罪业,这时候就把业障转成了解脱德。其次更进一步,转烦恼障,贪瞋痴烦恼的活动,就是第三个渐次的违现业,违现业其实就是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圆顿止观。

当然本经在对治烦恼,它不是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四念处,从它的贪瞋烦恼的作用去对治,它是从它的体性去观照。所以你看你贪烦恼活动的时候,在本经的处理方式就是「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要去观照烦恼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它不是从色身而来,它也不是从内心而来。所以烦恼它是怎么样呢?它是没有一个真实体性的,我们讲「觅心了不可得。」完全是我们一念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我们自己捏造一个烦恼,然后就跟着烦恼走,是这样子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本来没有烦恼的,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就把整个烦恼的根切断了。切断的时候,当然烦恼还会活动,但是这个人烦恼慢慢淡薄了,他慢慢慢慢开始回光返照,心常觉照,不随妄转。所以这个时候烦恼障就转成了般若德,先转业力再转烦恼,最后把我们的报障,生死五蕴的痛苦的果报转成法身德。所以它整个后面的修行的位次就是依止「三渐次」,转三障而成三德。当然它的次第先求断恶修善,第二个再求返妄归真,它是两个次第。

辛二、正明(分三:壬一、除助因。壬二、刳正性。壬三、违现业)正式说明「三渐次」的内涵;前面是简单的标列,这地方是正明。分三段:一、除助因。二、刳正性。三、违现业。

壬一、除助因

【图一】

“除”,去除。什么叫助因呢?造作我们生死罪业的一个助缘,它本身是不能造罪,但是它会引生我们造罪,它是一个造罪的助缘,这一部分我们要去除。

征 起

云何助因?

什么是我们造作罪业的一个助因呢?

答 释

断除五辛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为什么要除助因?在整个三界的十二类生当中,每一个众生的特色是不能够独立自在的生活,没有一个例外,在三界的众生他都必须要依止饮食而住。「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这个观念是佛陀出世以后提出来的,他提出的因缘是当初有一种自饿外道,外道他就是修苦行,吃得很少。佛陀就诃责说:一切众生都必须要饮食才能够相续。外道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一个人都知道,还需要你说吗?佛陀反问外道:那你知道饮食有几种吗?外道就不清楚了。佛陀就正式说明,一切众生有四种的饮食,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段”这个字是变坏的意思;蕅益大师说以变坏为相。也就是说,这个饮食它吃到我们身体当中,它必须要经过一个转变,它必须要被咬坏、转变,才能滋养我们的色身,经过一种消化的过程,段食主要的是欲界的畜生跟人道以段食。

触食:“触”就是触境,譬如鬼神祂要去接触饮食,吸取它的一种精气,把它的气吸走,鬼神就能够滋养它的色身。所以你看我们供过鬼神的东西很容易腐败,因为它的精气被吸走了,当然我们看不出来。所以鬼神是触食,以接触食物吸取它的精气来滋养祂的色身。

思食:“思”,蕅益大师讲它以希望为相。我们一个心中经常往光明面去想,乐观的人他的身体特别康健,他除了我们的饮食以外,他多了一个思食。“食”有滋养色身的意思。你一天到晚悲观,你就缺乏思食,你经常思惟负面的,比方说我们上次讲过,在饥荒的时代,小孩看到挂在花板上的沙,他把它当做是米,他心中对它存有希望,它能够七天当中不会死亡。又比如说曹操带兵,他到的那个地方找不到井水,曹操说:没关系在不远的地方有梅子林,那梅子又大又酸。大家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的口渴的力量就降低很多。那事实上梅子没有现前啊!是希望的,他以希望来滋养它的色身。思食主要的对象是色界天人,色界的天人他入了禅定以后,他以「三昧乐」,以禅悦为食,这种是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