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讲】(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 103 页,子一,明世界相续。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是最圆满的了。这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相妄性真”。这个相状就是我们整个五阴的身心。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我们前生可能是一个天人,今生却变成一个人的相貌。这样的相状是变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内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断地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种种的相状都是一种虚妄相,因为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实不变的。我们讲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你前生做一只蚂蚁的时候,你的心性是这样子;你变成了一个人,你变成了一个菩萨,乃至于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远都没有改变,都是如此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心性是真实的。佛陀刚开始是把相状跟心性作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所谓的“相妄性真”。

到第二大段的时候,讲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说,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相状是不能分开的,相状当中有心性,心性当中也有很多的相状。这两个是不可分的,永远分不开的。

讲了这些道理以后,其实阿难尊者已经是大开圆解了,发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楼那尊者跟二乘的无学,这个时候对“性相不二”的道理产生了质疑。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说我们这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怎么就产生了虚妄相呢?为什么产生这些山河大地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很简单,主要的重点只有四个字:迷真起妄。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这个观念很重要——本来是没有生死的。那么没有生死,怎么就有生死了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动,就在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虚妄相出来。你看,蚂蚁的相状产生了,人道的相状产生了,天人的相状产生了,阿修罗的相状产生了……这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动而有。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要知道,“真本无妄,因迷故有。”心性本来是没有虚妄相,后来怎么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不在相状,重点在心中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的无明的妄动,那一念的向外攀缘的心识。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世界”就是依报的器世间。这地方有三大段:第一个是生成四大;第二个,结成二居;第三个,辗转相续。

我们看第二段的“结成二居”。

我们前一段是讲到一念无明的妄动而使令四大生起,这一段是说明四大相互的作用而产生了两种的器世间:水地跟山林两种器世间。或者我们可以分成四居,详细来说是水居、地居、山居、林居。

我们看第一个,水、地二居生起的因缘。看经文。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我们一般说高山跟平地,这个地方是约着平地来说。平地当中有水居跟地居两种。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这是一个总说。火的体性是温热的,所以它是往上升的;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是往下降的。在整个水火两种的一升一降当中,产生了交互作用,而生起了一种器世间。立坚这个“坚”指的是一种依报的器世间的产生。所以,为什么会有大海,为什么会有平地呢?就是水火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这是一个总说。

这以下个别地说明。

“湿为巨海,干为洲潬。”假设水大的势力强,湿润的力量大,就变成了大海;如果是火的势力强,就变成一种干燥的洲潬。洲、潬都是指泥土积聚的地方,比较大的叫作洲,比较小的叫潬。也就是说,火大比较强胜的,就转为大洲跟小潬了。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也就是因为水火两种体性交互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在湿润的大海当中也经常会有火光产生。这表示说在整个水当中是有火的体性的。比方说我们烧热水,这个热水为什么会转成滚热呢?这个水当中有火的体性,水火是互相含摄的。

“彼洲潬中,江河常注。”在干燥的大洲小潬的陆地当中,也经常会有一些大江小河,恒常地在那个地方流动。也就说明了地大之中有水性。

这一段是说明,整个水火两种体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江河、产生了陆地,这都是由地水火风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器世间。

我们再看高山树林生起的因缘。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