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上朝(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青致远在京城那雕梁画栋、精致典雅的宅院终于顺利安顿下来之后,心中牵挂着远方苏家村的家人,便迫不及待地坐在了书桌前,研墨铺纸,提起笔来给家人写信。那一笔一划之间,都倾注着他对家人浓浓的思念与牵挂,信中细细地描述了京城的繁华景象,以及宅院的布局陈设,让家人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在京城的生活点滴。
苏家村这边,苏青收到了慕容夜的信。读完信后,知晓爹爹在京城一切安好,且已做好了迎接家人的准备,当下便雷厉风行地开始安排送娘亲萧氏进京事宜。这次她准备跟娘亲坐马车,也好让娘亲多看看路上的风景!她先是精心挑选了几位稳重可靠的家丁,嘱咐他们准备好舒适的马车与充足的干粮,务必让娘亲在进京的旅途中安然无恙。
一切准备妥当后,苏青来到爷爷奶奶的房间,恭恭敬敬地问道:“爷爷,奶奶,我送娘亲到京城,您二老要不要去京城的宅院看看!”苏老头坐在太师椅上,微微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乖宝,我们就不去了!你几个哥哥都在这边!我们走了,他们回来家里就没人了。而且我们在这苏家村生活了一辈子,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离开啊。”老王氏也在一旁点头称是,眼神中满是对孙女的慈爱与不舍。
“那好吧!”苏青虽心中有些许遗憾,但也理解爷爷奶奶的想法。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再次检查了一遍为娘亲准备的行李,心中默默盘算着进京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应对之策,只盼着能顺利护送娘亲抵达京城,与爹爹团聚。
次日,晨曦微露,天边的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照亮整个京城,苏致远便已早早起身。他身着一袭笔挺的官服,那官服上精致的刺绣在黯淡的光线中仍隐隐透着威严,腰间束着的革带,佩玉与官印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站在铜镜前,神色庄重而肃穆,仔细地整理着官服的褶皱,戴上官帽,将帽翅调整到恰到好处的角度。一切准备就绪后,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宅院,身后跟着同样身着整齐服饰的侍从。
街道上此时还颇为冷清,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苏致远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启动,向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他透过车窗望着街边渐渐有了生气的景象,心中思索着今日朝堂之上可能会商讨的事宜,暗自提醒自己定要在朝会上谨言慎行,积极为君分忧,为百姓谋福。
与此同时,在苏家村,影三早已将马车准备停当。那马车车身坚固,车厢宽敞,里面铺着柔软的坐垫,摆放着一些必备的干粮与饮水。影三站在马车旁,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检查完马匹的缰绳与蹄铁后,他恭敬地等待着苏青与萧氏。苏青搀扶着萧氏缓缓走出家门,萧氏身着一袭淡雅的长裙,虽历经岁月,但仍难掩温婉的气质。她的眼神中带着对未知旅途的一丝忐忑与对远方夫君的深切思念。
苏青将萧氏小心地扶上马车,自己也随后进入车厢,坐在萧氏身旁。影三轻轻挥动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开始转动,带起一阵轻微的尘土。马车沿着出村的道路疾驰,两旁的田野与树木迅速向后掠过。苏青在车厢内不时地透过车窗向外张望,心中既对即将到达的京城充满期待,又对离开熟悉的苏家村有些许不舍。她转头看着身旁的母亲,轻声安慰道:“娘亲,莫要担忧,爹爹在京城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很快就能与他团聚。”萧氏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目光中满是对重逢的憧憬,马车就这样在扬起的尘土中,向着京城的方向奔来。
苏致远乘坐的马车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脆响亮。不多时,巍峨的皇宫映入眼帘,宫墙高耸,透着无尽的威严与神秘。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苏致远下得车来,整理了一下官服,昂首挺胸地随着上朝的官员们鱼贯而入。穿过长长的宫道,来到金銮殿外,此时殿外已经站满了前来早朝的大臣们,众人或低声交谈,或神色凝重地独自静立,衣袂飘飘间,朝堂的庄重氛围愈发浓烈。
苏致远寻了个合适的位置站定,不一会儿,太监那尖细悠长的嗓音传来:“皇上驾到——”众人立即停止交谈,整齐地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苏致远跟着众人行礼,随后起身,目光恭敬地看向龙椅之上的皇帝。
皇帝扫视一圈朝堂,开始询问一些政务进展。各部大臣依次出列,汇报着赋税征收、水利工程、边疆防务等事宜。
朝堂上针对一些政策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几位大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苏致远站在一旁,仔细聆听着众人的观点,时而沉思,时而在心中默默分析利弊。待争论稍歇,他适时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调和着各方矛盾,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得到了部分大臣的认可与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