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大萧条(有插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双方之间对峙的态势一度令该地区的局势变得十分紧张,好在彼此皆保持了克制的态度,才让事态没有进一步的恶化。

到了1927年时,在伊拉克的石油勘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紧邻摩苏尔的基尔库克大油田被发现。

由于储量惊人,单井每日的原油产量高达9.5万桶,还出现了火山爆发般的持续八天的井喷。

如此惊人的利益似乎足够争夺者们共同瓜分,漫长的谈判也由此有了结果,各方在比利时的奥斯廷达成了最终的《红线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原土耳其石油公司被改为“伊拉克石油公司”,在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的古尔本基安,获得了公司5%的股份。

余下的股份被均分给了,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法国石油公司、美国的石油企业同盟和华夏的石油公司联合体。

也正是在这场奥斯廷会议的最后阶段,古尔本基安圈出了那条着名的红线。“红线”示意图,取自网络  《红线协定》标志着华夏和美国这两个新兴强国,从此在中东石油产区占据了一席,并打破了英国对中东的垄断,把自己的影响力挤入了这块是非之地。

若说这1920年代的平行世界,从总体上仍是处于大战后的恢复和重组当中。

然而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多数国家的战后经济却始终低迷不振,在这十年间起伏不定,难见明显的好转。

这样的情况在快要进入下一个十年时,终于出现了新的变化,只不过其方向却更是令人心碎。

1929年10月,在原本经济形势尚可的美国,突然发生了股票暴跌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全面崩盘,数百亿美元的财富转瞬蒸发,银行纷纷倒闭。

很快这场危机就扩展到了实体经济,美国的经济随即全面陷入到灾难性的倒退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接连发生,从此开启了一场绵延数载的危害巨大的大萧条。

这场大萧条并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迅速的席卷了几乎整个世界,在把绝大多数国家拖入经济崩溃的大潮时,也对这个平行世界的格局和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空前的经济风暴之下,华夏同样被卷入其中,未能幸免。

华夏的经济从1929年底开始展现低迷,并从第二年开始,结束了持续数年的稳定增长,落入到停滞不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