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愿为一丘之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说星视市值暴涨,郑仲湘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享受到最大的好处,但在大家看来,郑仲湘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这条路,实在不是普通人能随便复制。
却是萧良在六月份科技股暴跌之际,毫无畏惧的大举买入星视,就算是对他满心抵触与鄙夷的陈逸森,心里也不得不默默的写一个“服”字。
独立董事是严禁买入星视股票的,但萧良要是有别的标的跟他们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不乐意?
“郑先生九一年创办星视,在香港首创卫星电视传播事业,然后九三年作价十亿美元,将这一业务成功出售——这足以证明郑先生在高科技创业有着过人的眼光跟手腕,”
萧良现在还不想跟郑仲湘他们搞恶关系,该吹的彩虹屁也绝不会吝啬半分,扬了扬手里的文件袋,笑道,
“虽然我在买入星视之前,并不知道郑先生这一次有什么宏伟的计划,但简单拿星视曾经开创的卫星传播业务对比,也大体能估算出星视借壳上市后,市值要是低于两百亿,实在对不起郑先生超人一等的眼光与手腕了。所以,星视股价六月中下旬竟然跌到每股十元,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天赐良机。更何况,我之前就承诺过要大举增持星视。后面的反转,是有些出乎意料,但认真想想也是必然的——科技引领未来,这难道仅仅是一句口号吗?我实际很早就投资互联网资讯行业,相信也不是什么秘密吧?就算没有纳斯达克的反转带动,郑先生将这份方案执行下来,星视的市值能低了吗?”
“萧先生能大概猜测文件袋的内容吗?”有人好奇的问道。
“其实媒体报道出来的信息已经够多了,我又是一个很注重搜集、分析各种信息的人,”
萧良笑道,
“金融风暴以来,香港政界商界陆续有很多人物在反思港岛产业的发展,有不少人希望香港能从以加工、贸易为主,向高科技提供高增值服务为主进行转变。特首甚至在今年施政报告里,明确提出希望香港成为发展及应用资讯科技方面的全球中心城市,尤其是未来能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郑先生、逸森董事以及周小姐都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对斯坦福大学出租土地建立科技园,提供关键人才智库及技术支持,最终成就全球赫赫有名的硅谷的故事,肯定比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熟悉。香港虽然地处一隅,但不仅是亚洲金融贸易中心,同时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一流的院校,拥有亚洲最顶尖的人才资源与学术支持,我以为在荃湾地区投资建造相应的产业园,复制硅谷成功的经验,这个似乎并不难猜测吧?我的信息应该也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闭塞。”
“厉害!有些钱就该萧先生赚。”有人佩服笑道。
“怎么,我猜对了?”萧良看向周培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