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简直是太突然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样的主君最适合的定位,其实就是被人臣拿来时不时刷声望了。

只不过吧?从春秋到五代十国,人臣可没有那个胆子动不动拉主君出来刷声望,要到两宋才开启那种潮流。

其实,也是赵宋得国不正,偏偏还闹出“烛光斧影”那么一场戏,得位更不正的赵匡义不止戕害了兄长的后裔,还全面收买文官阶级,可不就要被文官骑在头上拉屎撒尿了嘛。

至于有明一朝?文官胆子变肥是在“仁宣之治”后的事情了。那是“土木堡之变”将明朝“三权分立”中的勋贵几乎葬送干净,才有了“三杨”之后的文官全面优势。

其实,那也跟两宋之前的文武区分不是那么明显有关。

在两宋之前,多得是上马能统军和下马能治民的人,他们能文能武自然要自己悠着点,可不能过分刺激主君;当纯粹的文官,他们自己都清楚不染指军权很难受到主君的太多忌惮,搞“批龙鳞”什么的不一定会死,愿意去赌一赌而已。

“这一次之后,我就是‘贵族之友’了啊!”楼令心想。

只要楼令讲得那一句话传播出去,受到贵族阶层欢迎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要是一名贵族都该念及恩情。

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贵族必然会对楼令多一分尊敬。

一旦列国之君因为楼令讲那一句话,平时多尊重一些臣子?那楼令的声望绝对就要如日中天了!

所以了,知道孟子为什么到哪都能够获得好待遇,哪怕列国之君不喜欢也要以礼相待了吧?

简单来说就是,贵族阶层认同孟子的理念,导致一国之君再讨厌孟子,只要一国之君不是脑子不清醒,作为主君再厌恶也要礼遇孟子。

楼令有将晋君寿曼的为人和性格考虑进去。

如果说作为一国之君脑子又不清醒,晋君寿曼就是那样的人。

因此,楼令是担了风险。

只不过,晋君寿曼暂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且一众宠臣之中,哪怕有人明白那句话的威力,考虑到他们也是身为人臣,心里也会有自己的倾向性质。

需要利益足够大,才会有人去跟晋君寿曼讲清楚利害关系。

利益不够大?

或者讲了只有坏处?

明知道不止会被楼氏报复,其余贵族也不会放过自己,不是所有人对主君的忠诚可以到无视自己与家族安危的地步。

“诸位!诸位!”栾书很喜欢楼令所讲的那一句话,只是正事还没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