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这里叫鄢陵(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的,没有错,那部《春秋》就是鲁国的国史,并非一个人单独记录,完全是鲁国一代代史官记录见闻。

《春秋》的载体非常庞大,到底是多少卷竹简已经不可考察,可以确认的事情是鲁国的典藏室有些装不下。

后来,孔丘在老年成了鲁国典藏室的看守官,他干了相当逾越的事情,也就是以一己之力整理鲁国典藏室,期间偷偷销毁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历史记载,乃至于动手进行编撰。

为什么说是编撰?因为当时并没有网络,上网一查就能够查到想要的信息。

当时的孔丘是根据自己流落在外的见闻,动笔去在史书中修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家之言怎么就不是编撰了呢?

孔丘最为牛逼的地方是,他窃取了不知道多少代鲁国史官的成果,让后世不知道多少人以为《春秋》是他的着作。

胆子不够大,脸皮不够厚,谁会去那种事情干?

然而,孔丘可不光窃取了《春秋》的着作权,他还利用职权删减了《诗经》的内容,一样是以个人的爱好喜恶来把持传播权。

偏偏这么一个人,他的徒子徒孙足够争气,数百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封圣,家族子孙也达到“万世一系”的高度,完成了王朝末期“世修降表”的成就。

孔丘有贡献吗?能够让历代王朝推崇就是其贡献了。

所以了,一个人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需要。

说难听点,粪便经过处理之后能够用来施肥,那它们就是有用处。

由于秦帝国需要维持统治的关系,收集了列国史书进行保管,后面秦帝国崩塌历经波折,大批量的史书损毁或是被个人收藏,留存到后世的史书极少极少。

因为《春秋》流传度相当广的关系,后人想要知道上古先秦,基本上就是从《春秋》去查证了。

另一本不是史书的《左传》,它一样记录了很多华元的故事。

如果将《春秋》和《左传》里面华元的事迹进行总结,他像是凭借个人与列国众臣的私人交情,一举在当时的国际舞台搅动风云。

现在,栾书已经死去。

华元失去了能够影响晋国的渠道,一定要寻求办法结交另一位卿大夫。

春秋时代如果缺少了来自晋国的渠道,其余国家没有任何人可以搅动国际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