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滇西大反攻1(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42年5月6日,怒江东侧狭窄的盘山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里面有远征军的溃兵,更多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大家以蜗牛般的速度拼命向前挤,希望能通过惠通桥,过了惠通桥,就可以朝着昆明跑了。
这些可怜的人儿还不知道,在一天前,也就是5月5日清晨,为了阻止日军56师团尖兵部队过江,国军已经炸毁了惠通桥,当时桥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随着一声爆炸的巨响,桥上的人们全部掉进了波涛汹涌的怒江之中。
日军56师团的后续部队正在陆续赶来,路上拥堵的人群让日军兽性大发,他们用刺刀和子弹把逃难的人群往路边赶,到处都是哭声和喊叫声,很多妇女被刺死后,怀抱的婴儿就掉在了草丛中,疼痛让婴儿哇哇大哭,在草丛中爬行,试图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这些幼小的生命即将逝去。
飞虎队在空中看到,日军大批部队和军车聚集在断裂的惠通桥河边,越聚越多,很明显,日本人正在等待工兵部队到来,搭建浮桥,一旦得逞,日军将兵临昆明城下。
这是中国大西南后方最危险的时刻,陈纳德向蒋介石申请轰炸日军,本来陈纳德可以直接轰炸日军,可是路上不但挤满了日军,也挤满了中国逃难的民众,轰炸必然导致大量中国民众死亡,陈纳德心里压力巨大,他无法对这么多中国人的生命负责,只好向蒋|请示。
委|员长的答复非常干脆——消灭敌人!
1942年5月7日和8日,飞虎队对聚集在路上的日军进行了猛烈轰炸,炸完以后又低空飞行扫射,道路的一边是怒江,一边是高山,日军压根无法躲藏,损失惨重,到处都是爆炸声,车辆燃烧产生的烟雾直冲云霄。
日军的攻势被阻挡在了怒江之畔,从此,中日两军在怒江两岸对峙起来。
当飞虎队大战惠通桥日军的时候,史迪威正带着随从向着印度逃命,堂堂美军中将让日本人打的落荒而逃,让心高气傲的史迪威实在难以忍受,在史迪威的心中,他是和欧洲的艾森豪威尔、太平洋战场上的麦克阿瑟并驾齐驱的名将,他来亚洲战场是为了建功不朽功勋的,而不是为了逃命。
为了洗刷耻辱,史迪威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反攻计划,代号“安纳吉姆”,大概是这样的,在印度组建X军队(中国驻印军),主要任务是收复缅北,在云南组建Y军队(中国远征军),以收复滇西为目标,X军和Y军同时进攻,最终会师,贯通中印公路,彻底收复缅甸。
完成这个庞大的计划,需要大量的人才,史迪威从美国调来大批军官作为老师,利用在昆明设立的“驻滇干部训练团”,训练副团长及以下的军官和技术兵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培训了一万多人;在印度兰姆,史迪威设立了一个高级军官训练团,专门培训团以上的军官。
为啥要花这么大力气搞培训呢?因为参与反攻的中国军队都要换装美式武器,这时候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装备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包括各种榴弹炮、山炮、战车防御炮、迫击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坦克、无线电报机等等,协同操作复杂极了,都是技术工种,中国士兵几乎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前都是拿锄头的,这些玩意都没见过,看到就一脸懵逼,不培训咋个能上岗呢?
培训以后,士兵懂得操作武器,军官懂得组织协同,空地协同、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等等,这样才能把美式装备的威力发挥出来。
为啥以前国军几乎不用培训呢?主要还是因为穷,装备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破旧武器,从前清到北洋各个时代的都有,蒋的中央军要好那么一丢丢,但还是穷的要死,包括陈诚的土木系,士兵们穿的都还是草鞋,子弹也不充足,培训啥培训?拉来壮丁就往战场上送,战斗力可想而知。
陈纳德发挥劳模精神,天天组织加班,把美式武器装备从印度的加尔各答运送到昆明,运输机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来回穿梭,带回来大批物资,堆满了一座又一座仓库,这些亮闪闪的美式装备馋人的很,国民党的大小硕鼠们早就摩拳擦掌,准备狠狠捞上一把。
史迪威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通,他深深的明白,国民党腐败透顶,上下贪污成风,如果将这些装备交给国民党官员,那就好比把一筐肉包子交给狗去看守,第二天美式火箭筒出现在日本人手上,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情,如果国民党官员能恪尽职守,奉公守法,那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过据各种消息,中国的确有这么一群大公无私的人,不过这群人在西北一个叫延安的地方。
为了不给国民党官员贪污的机会,史迪威坚持由美国军官直接分发所有物资,这摆明不相信委员长和他的小伙伴们,何应钦表示强烈抗议,然并卵,史迪威这个老头子倔强的很,丝毫不退让,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