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魏文侯(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简介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说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是魏桓子之孙,魏武侯之父,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在位期间,对内招贤纳士,推行社会改革,对外则通过军事扩张,奠定了魏国的霸业基础。他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等能臣,制定《法经》,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使魏国社会稳定发展,国民安居乐业。同时,他对外大败秦国,北灭中山国,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魏文侯的治国理念和战略眼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生平
1、继承祖业,初登大位
魏文侯魏斯,出生于晋国的公卿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公元前446年,他继承了祖父魏桓子的家业,成为魏国的新一任君主。此时,晋国已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魏文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他深知只有自强才能不被列强吃掉,只有打破封锁才能向外发展。
魏文侯继位之初,魏国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制封锁。因此,他首先将精力放在了修炼内功上,致力于社会改革和内部调整。他招贤纳士,重用贤能之臣,为魏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团结三晋,寻求发展
在完成了内部调整后,魏文侯开始寻找外向的出口。他明白,赵国和韩国在向外扩张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内政不稳,也回到了内修这条路上。而魏国此时已基本完成了内部调整,具备了向外发展的条件。
然而,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赵献侯想联合魏文侯消灭韩氏,韩武子也想联合魏文侯消灭赵氏。但魏文侯都给予了明确的拒绝,他认为韩、魏联合才能对抗赵国,而韩、魏联合攻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魏文侯向赵、韩说明了自己对三家发展的想法,提出了联合发展的策略。虽然赵献侯与韩武子都表示同意,但如何联合、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如何分利等问题并未达成共识。不过,通过这次会谈,三家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暂时放弃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3、变法改革,强国之路
晋幽公九年(公元前425年),赵襄子赵无恤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国正卿。他任用上郡守李悝实行变法,拉开了魏国变法改革的序幕。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为魏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悝着《法经》六篇,规范魏人的行为。这套成文法在魏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君、贵族和官员在实行政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的法律。同时,魏文侯重用贤能之臣,不看出身,只重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
在农业方面,魏文侯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为了平衡粮价,他还实行了平籴法,在丰年和灾年分别采取高于市场和适当的价格收购和卖出粮食,保障农民和市民的利益。
4、对秦扩张,奠定霸业
魏文侯将发展的方向放在了西面的秦国。公元前419年,他派吴起攻打秦国的河西地区,经过几番较量,魏军占领了少梁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随后,吴起率领魏军在西河战场战胜秦军,冲破秦军西河防线,直扑秦国腹地。
魏文侯督促吴起继续攻秦,吴起在郑与秦军展开决战,魏军大胜。魏国太子击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防守空虚之际,指挥黄河东岸的魏军渡河,攻破了秦国西河防线的军事重镇繁庞。秦国的西河防线被魏军彻底突破了,大批的魏军进入秦国。
吴起指挥渡河的魏军对秦国在西河地区的军事据点进行清除,陆续占领了临晋、王城、元里、洛阴、合阳、阴晋等城。由于秦国的政治腐败和西河百姓对魏军的欢迎,魏军在西河站稳了脚跟。到了公元前408年,魏国完全占据了西河地区,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之久。
5、占领中山,巩固北方
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逐渐下滑。赵烈侯即位后,中山对赵国的威胁越来越大。赵国向魏国求救,魏文侯同意帮助赵国消灭中山,但要赵国以智地作为回报。经过不断的努力,魏文侯终于解决了智地这块多年的心病。
公元前408年,魏国在解决了西河战事后,开始进攻中山。在名将乐羊的率领下,魏军越过赵国攻击中山。经过三年的苦战,魏军终于攻破了中山国,解除了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魏文侯派太子击、乐羊等人治理中山国,使中山国的局势逐渐稳定。
6、立为诸侯,开创霸业
晋烈公十二年(公元前404年),赵、魏、韩联军大举进攻齐国,杀死齐军三万人并获取了大量战略物资。次年,齐康公被联军俘虏并与三晋之君主一起朝见周天子请求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魏国由此成为战国七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