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一甲榜眼,随你观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倘若不赞同,根本无需拿来询问,直接将奏疏压下即可。
朱元璋之所以询问。
一是想让大家都知晓这件事,
二是希望大家帮他把理由补充得更加完美。
于是,许多人纷纷踊跃发言,阐述统一历法对于大一统、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意义。
说着说着,几乎满朝文武都表示赞同。
最后齐声呼吁,建议设置东元纪年。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满意的颔首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这般定下。再让钦天监、卜筮官仔细算一算。
若是没有差池,再派人增补所有的史书。务必把上到三皇五帝,下到咱洪武朝的时间,都理清楚咯!”
朱元璋一想到以后历史中的年份,都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就感觉说不出的舒坦,仿佛看到了一幅历史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
两天之后。
钦天监和卜筮官,就给出了回复。
钦天监说此纪年法,有利法统,关乎传承,利在千秋万代。
卜筮官则说此事大吉。
既然如此。
那就由钦天监等相关官员,正式制定纪年方案。
同时在翰林、朝中儒臣中选人,增注史书,目的是把时间线梳理清楚。
在陆知白去幼儿园讲了故事之后,朱元璋召他过来。
老朱笑盈盈的夸赞道:
“知咱者,驸马也~”
陆知白笑道:
“父皇过奖啦,这件事的主要功劳,还是在于皇孙。是他有一双慧眼,又勤于思考,发现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笑说:
“咱心里有数。”
说着,又想起一事,道:
“对了,咱听说京杭运河已经快疏通好了。
此番,你也算是有监督之功。咱,赐你衣四袭,玉如意一双。”
陆知白赶紧笑着谢恩。
虽说不缺这些东西了,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朱元璋眯起眼睛,望着外面蓬勃的绿色树木,悠悠道:
“殿试到现在,也有半个月了。咱思来想去,朝中缺人,现在就不挑庶吉士了。
倒是会试中落榜的那些,叫礼部再组织一次‘廷试’,还可以再筛一筛……”
陆知白只点头,还没弄明白,朱元璋与他说这些是什么意图。
顿了一顿,朱元璋便望着他,说到了正题:
“这一次科举,又取中了四五百人,算是暂时缓解了用人之缺。
但也不能指望他们刚放下书本,就能处理政务。所以指派到各部观政。”
观政,就是明朝的实习制度。
朱元璋接着说:
“至于一甲的那三人,按照往常惯例,应该去翰林院那样的清贵地方。
可是咱对他们的期望,不止于此。咱希望他们既会读书作文,又能做事……”
陆知白仍然点头称是。
朱元璋终于说道:
“所以,一甲的这三个人也要去各部观政,不过……
那个榜眼,上书提出,想要去栖霞……”
陆知白略作回想:“是练子宁?”
朱元璋颔首道:
“不错。咱记得,他对经济颇有心得。
但文里很多地方,俨然就是脱胎于栖霞之政……他对你倒是颇为崇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