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考试的难度,直接拔高一个新台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是有人因种种缘故发挥失常,倒也有补救的机会。”

“只是……”

礼部侍郎悄悄看了陆知白一眼,说:

“如此一来,殿试之后要加试两场,其中一场规模甚大,倒是要好生筹备……”

陆知白眉梢微动,并不言语。

他真想建议老朱学武则天,一年考一次。

这样每年都有人能上岸,朝廷也不缺人才了。

但科举制度和流程太繁琐了,五级考下来,以古代的组织能力,根本做不到。

这就是宋朝开始,科举渐渐固定为三年一考的原因。

筹备科考,是礼部的职责。

陆知白提出加试,既增加了礼部的活儿,却也变相地扩大了权柄……

接下来。

朱元璋说:

“以往这科举资格,是‘乡里举保’,但难免串通舞弊。

以后,就在各府州县,设专人查验。严防冒籍、冒名等事!”

陆知白点头说:

“不错,这资格审查,应该贯穿科举,甚至为官的始终。”

众人又详细的讨论了科举从头到脚的诸多规则。

尽量保证公平公正。

比如回避、隔离、搜检、巡考、誊录等等制度。

两个殿阁大学士,在不停的记录着。

朱元璋问道:“诸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思索。

陆知白道:

“儿臣以为……”

朱元璋抬手问道:“先说是谁的主意!”

陆知白笑:“是儿臣的主意……

一,考试内容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至于增加何内容,请陛下勘定其他经典!”

那群五六十岁的老官员,一下子睁大了老眼,纷纷望着他。

这家伙,横竖要跟儒家过不去啊……

朱元璋则眯起眸子,满脸的若有所思。

陆知白继续说:

“第二,提高时政,包括策论的占比!

每次科举要考很多场,出过的题一般不再用,但四书五经适合出题的内容就那么些。

长此以往,将无题可出,题目就会稀奇古怪,逐渐偏离初衷。

还有考生,一味地背诵范文,有时竟也能幸运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你倒是有远见。”

陆知白又道:

“第三,除行测外,自乡试起,再增加‘面试’一科!

因为每场考试,基本都是在考写作,却不考说话、仪容,未免有失偏颇。”

六部等官员眼睛瞪得更大了,用看怪物的目光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