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谋逆事件(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就到了二十一年了,趁着正月里有些闲暇,朱瞻基跟曾敏学灌输他的治国理念。

“哪些人是国家忠心不二的根基,哪些产业是国家需要,哪些事情是首要做的,当人们安居乐业之后是不是就太平盛世,无所追求了?”曾敏学一直到老都在想这些个问题,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临死前,才从朱瞻基嘴里得到答案。

“辽东必然会设立一个行省,治所就放到金州,趁现在这里还荒芜人烟,要先规划好,免得到时候又要迁移。

以后所有的产业不管是公营还是私营,都施行牌照制度,所有人必须缴纳税收,晒盐的你就只需要制盐和销盐就可以了,运输让买家买负责,或者交给专门负责运输的商家。所有的大笔交易必须通过钱庄来实行,也必须缴纳税收,除了关税,其他不得私自设卡收税。

大力发展水军,保护内陆安全,打击海盗,保护海路安全,打鱼出海也要发放牌照,多造海港,不再禁海,法律将会彻底改变,以宽仁为主,修改法律必须通过国会,国会的成员将是对国家有贡献的臣子,王爷等等。”朱瞻基讲了很多,包括外交,文化,军队,交通,治水等等。

元宵节过完,送走了老丈人,朱瞻基就将小五送到郭妃的手上了,公主们年纪也不小了,最小的快十岁了,大的也有十六岁了,该让他们收收心了,送到皇后那里去管教管教。

二月,继前几年柳州发生叛乱之后,又有周边几个县发生起义,广西都指挥使鹿荣等进剿不力,朱棣派遣镇远侯顾兴祖前往指挥作战。活捉龚振海等五人,斩郁打枕等三千余人。

三月二十七日,有小偷进入南京大祀坛天库盗走了苍壁两个,黄棕一个。这个小偷也不怕天谴,胆子也够大的。大明的阶级很严格,普通百姓顶多也就可以用用铜饰品,像黄金,宝玉是不可以使用的,所以小偷偷得也不多,只偷了三件。古代盗墓贼也是一样,大多只是盗取容易出手的金银之物。

万寿节过后,朱棣的病情越来越加重了,盛寅看了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行动不便,便时常叫长期在身边侍候的太监黄俨传话,黄俨是个自作聪明的小人,而且很贪婪,自然惹得很多大臣不满意。

太子跟黄俨是有仇的,正巧现在很多政务都由太子处理,就借着这个由头来治治他,发一些帖子严斥黄俨和江保的乖张跋扈,应当缩减宦官。大臣们一看,马上就明白了太子的意思,都公开批评了,那就向皇帝上奏折,投诉黄俨之流。这个没有毛病,大家都投诉你,说明你自个人品不好,不过这样也好像缺乏担当了一点。

黄俨确实输了这一盘,好在皇上并没有开罪他,但是心里不好受啊,他知道自己得罪太子太深了,将来肯定讨不了好,本来他就是赵王朱高燧的心腹,能够搬倒太子就好了。

前文提到过靖难之时,建文使用离间之计,差一点就成功了,当时就是黄俨告的密。

十六年的时候,皇帝判定一个姓陈的千户发配交趾,因为谋夺老百姓的钱财,但是后来太子又把他给放了。

于是黄俨就跟皇帝说太子不尊皇帝的命令,私自放人。

太子为什么要放人,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按造朱棣的规矩,一般武将即使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会功过相抵,比较宽容。这也是一本糊涂账,说不清楚。

但是朱棣这次发怒了,以为太子想要夺权,于是就将右春坊右赞善梁潜和司谏周冕给抓起来了,这个梁潜也是命不好,在狱中死掉了。

这次杨士奇又逃过一劫,可能是杨士奇不是进士出身的缘故,说话比较中听。

梁潜也是一个大才子,吉安人,明初很多文人出吉安,为官清廉,比较爱护百姓,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他的妻子也绝食而死,太子也是伤心透了,平时他们的关系非常好,还专门为他作了一首诗,就因为他的原因让无辜人丧命。这次的打击对他来说非常之大,导致以后也很珍惜这种纯洁的君臣关系。

此后朱棣派胡荧暗查太子,被杨士奇发觉,所以内心里朱高炽肯定非常非常痛恨这个黄俨的。后世史书上都为梁潜喊冤,但是作为储君的话,确实不能过于倚重文人。

黄俨也就出宫的时候,借着皇帝使者的身份出出风头,收取好处,在宫里地位并不高,虽然有皇帝的信任,皇帝一个眼神,他就能够心领神会,仅此而已,朱棣看人一般还是满准的。他现在也只能散布一些谣言,希望能够得到朱高燧的支持。

还别说,这一招还真奏效了,当时也是巧了,进入五月份的时候,朱棣就倒床不起了,不能视朝,人也年纪大了,开始懈怠了,所以全部的政务都交给太子打理。

这时候孟贤就找到了羽林前卫指挥使彭旭,两个人在一起密谋,怎么样帮助赵王夺取皇位。孟贤是常山中护卫指挥使,是赵王亲卫指挥官,而彭旭则是赵王朱高燧安排在宫中的暗子,到这个时候,朱高燧到底有没有参与进来不得而知,但是确实到了搏一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