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杂谈二:中国神话与中国人文(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章本来应该放在番外的,但是我认为这章对于理解我国的神话与本书背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便把这章放在了正文中。

这次我们来聊聊中国神话。

现在很多人吐槽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外国的神明如数家珍,自家的神明却不认得几个,文化入侵太严重了。这话没错,但真要归责的话,这也不能全怪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一部分因素要归结于中国神话本身的特征。

特征由中国文化决定,而谈到中国文化,绕不过去的一点就是儒学,绕不过去的一个历史节点就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历史书上对百家争鸣只是草草带过,但可以肯定地说,百家争鸣的成果决定中国千百年的未来,正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结晶缔造了中华大地大一统的思想基础,正是百家争鸣的执政方法维护了千年来封建时代的相对稳定,正是百家争鸣的思辨方式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而想要一窥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冰山一角,我们就必须回到那个时代,那个兵戈铁马、唇枪舌剑的动荡时代,那个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名义上大一统时间最长的朝代(近900年),虽然后500年已经是春秋战国,但长时间稳定的突然崩溃必然引起社会知识分子的反思,一个如此强盛、维持稳定如此之久的朝代,为什么突然间变得如此破败,社会怎么突然变动如此动荡?这一切都驱动着有识之士去寻找答案,最先启程的是老子、孔子、晏子等,之后的是庄子、孟子、墨子等,再后面还有荀子、韩非子等,这就是百家争鸣。

但是,这些所有的“子”,都是为了治国。

你没看错,就连看起来最像自然哲学的道家学派,其本质也是用于治国的人文哲学,这是时代的需要,而最后秦汉统一,就汲取了百家的精华,也正是这些治国之学,维持了千年封建王朝的相对稳定,得益于这份稳定,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最强盛的民族。而于此同时的大洋彼岸,亚里士多德他们并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在探寻自然之理,这让欧洲难以形成大一统,但这个选择在千年后结出了硕果:科学。

两种选择并没有高下之分,但不同的选择却导致了不同神话生长环境,这又是为何?

首先,最早的神灵,往往是自然现象的化身与远古先民的结合,这类神我称之为自然神,比如克里特岛上有“克里特岛的女神”,手握双蛇代表原始的生殖崇拜,其职能天空女神则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则是自然崇拜,而之所以为女性,则是因为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结构与祖先崇拜,其形象可能就取自某个远古女部落长,这一点全世界都是相同的,比如我国的长生女神西王母、女娲,她们的蛇身就是因为生殖崇拜。

但随着社会发展,是注重自然还是注重人文,就决定了神的发展方向,像我国先秦就有不少神话古籍,如《列子》、《山海经》等等,但都随着诸子百家确定人文方向,秦汉大一统后失去了发展土壤——人们开始注重历史上的能人,开始注重历史,自然失去了对自然的恐惧与敬畏,也就难以产生自然神,比如我们说姜子牙,大家都说他是神,但大家也都忘不了他是辅佐周武王的能臣。这类神的诞生相比起西方对自然的敬畏而诞生的海神雷神云云,更接近于英灵化神,凭的是功德功绩,这样一来神话就跟历史纠缠不清,最后怎么归类?——历史上确实有这么号人,所以应该归为历史。

而西方就不一样了,宙斯在希腊混不下去了换个朱庇特的名字继续在罗马混,因为希腊与罗马同样敬畏自然,这就给了神话充足的发展土壤,发展到最后甚至融入艺术之中,从此永垂不朽,《荷马史诗》永远回荡在欧罗巴的大地上,而我们的神话逐渐与历史同化,加上统治者出于维稳需要将儒学设为官学,这些保留了原始色彩的神话自然也被视作“歪魔邪教”,说好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呢?结果大量古籍失传,流传下来的神话也彻底融入地方民俗,导致相比起西方神话动不动《XX史诗》,我国神话缺少了统一的恢弘巨作,自然学习成本也倍增。

再其次,就是不同民族的不同底层逻辑。

西方由于注重自然方向,对自然始终保持敬畏,当耶和华这个集所有自然现象与一身的绝对唯一神出现后,西方人很自然地畏惧着上帝的权威,让上帝这个神悠久流传,甚至于主教可以借上帝之名骑在国王脖子上拉屎,这都是自然崇拜的衍生。

这在中国完全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选择的人文方向注定了就是神也得为人民服务,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段子“左眼跳财,右眼跳封建迷信”,我们的神生前是造福百姓的英雄,死后也是护一方平安的,这类神与其归类为完美的神、主宰万物的神,还不如说是百姓请来镇宅的小精灵,比如万历皇帝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正儿八经的神职,但谁会真的把岳飞当神?这类与其说神,不如说英灵,这也是我国大多数“神”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