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番外:财税和教育改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此一来,即使是公司最高层和最低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税收的方式,便是被平衡了一大部分,他们原本相差三十多倍的收入,通过赋税的征收,达到了只有十几倍的差距。

而这,便是均衡税赋的意义所在,

最后的下长安,其中“长安”指的是政治、经济意义上的长安,是政治、经济上的长治久安。

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即使建国已经数十年的时间了,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也是实行了多年以后,整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距。

全国范围内,资产超过百亿的‘富豪’,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位,而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一些超大型企业的领头人或者持股人。

而这些资产远超普通人的富豪,约占总人口的1%左右,其总计掌握的财富,也不超过全国资产总量的20%。

剩下的99%的人口,则是占据着剩余的大约80%的资产。

当然了,如果换一个算法的话,那么以20年央行发布的信息看,全国最有钱的20%的人,大约占据全国53%的资产总量,剩余的80%的人,只能占据到剩余的47%的资产总量。

虽然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但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至少不会出现10%的人掌握着90%的资产,90%的人掌握剩余的10%的资产的情况就是了。

这其中,当然有着张浩一直作为定海神针注意着这方面的事情有关系。

也因此,整个国家的经济分布,总体来说,还是在稳中向好发展。

从另一方面讲,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有利于各方面的发展。

以教育方面为例。

我国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也就是61年,便是首先开始实行6年义务教育制度。

所有适龄儿童,必须经过小学阶段的六年教育,属于是强制性的。

紧跟着,在77年5月,伴随着张浩走入政坛,便是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并且,在82年正式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后,开始强力推进9年义务教育制度。

次年,张浩在原有全国的数百所大学的基础上,又分别于各地拨款数百亿元,建立了上百所二流大学,用于大学生扩招的工作。

社会的发展,终归还是要以人才为主。

同时,在85年,张浩提出,要参考美苏等国的院校,建立10所世界一流院校,也就是851计划。

而在10所世界一流大学院校的基础上,还要再建立一批全国顶尖高校,加上十所要建成世界一流的院校,最终共计36所顶尖高校入选,因为这个提议是85年7月份提出的,所以,这一工程又被称为是857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