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科技改变世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朝后期,纺织业已经高度发达。

明朝的布商们依靠积累的资金,在苏州和杭州这两处原料供应充足的城市置办起织机。

他们从附近大量在家中纺纱的妇人们手中,购买棉线和缫丝得到的纱进行纺织。

织布贩布是他们的主业,但并不仅于此。

织成的布还属于半成品,需要裁剪缝制后加工为成品衣裳、鞋袜、棉帽才能获取更多利润。

于是他们将织好的布发放给城中有闲置时间的劳动力,由他们缝制成鞋袜、棉衣、棉帽等制作并不复杂,工艺要求不高的成品织物。

按照质量和数量给予工钱收回,再成批发卖给商铺。

随着生产和批发赚取的资金变多,这些商人们也开始置办更多的织机,为了提高效率,甚至加以改进,研制出更好的织机。

这时这些布商们也由商业资本变成了工业资本。

除了操控织机织布的机工,周边在家工作的织户们,也成了他们的实际工人。

这也是随着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后而演变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也可以说是人性使然。

他们出资置办织机,工人出力,赚取的大量利益并不会过多地与工人们分享。

诚然这其中承担最大风险的商人,也理应获得与风险对应的足够利益。

但如果只顾利益,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死活,便具有了身为资本最大的原罪。

只要能够攫取更多利益,他们并不会在乎工人们的劳苦,或工人们的工资是否能够正常维系家庭,只在维持最低限度的运作成本后,尽可能地压榨工人们的剩余价值。

这样的商人固然可恶,但他们的存在也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推动了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谁家的织机效率更高,织出的布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其它工业技术也是在这样的原因下快速发展的。

其中大花楼提花织布机,就是这种环境下诞生的明朝最好的织机。

该织机长约六米、宽一点五米、高五米,由上千个构件组成。

整个织机结构庞大且复杂。

织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两组纵向的经线中穿插横向的纬线。

经纬线每交织一次,就用梳子一样的筘将引入的纬线压紧。

这时两组经线上下交替一次,与纬线形成交织固定,再重复进行穿插纬线、压紧纬线、上下经线交替,就能一点一点织出紧密的布匹来。

织机就是高效重复这些步骤的机械。

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上下经线交替而不互相干扰,如何让纬线往复高效穿插。

明朝对于经线交替的办法是,在木棍中开孔,让单根经线从孔中穿过,这便是综框。

每一根综框控制一条经线,只要拉动连接综框的综架,就能让上下两组经线完成交替。

明朝织布机改进了综架的传动方式,用类似缝纫机的踏板带动用绳子相连的综架,便可提高双手的劳动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