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回归与新挑战(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人工制造的静止空间,甚至可能对量子维度造成影响,这一发现无疑为人类的星际探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期待。
与此同时,星辰号的归来在地球和火星上引发了巨大的舆论波动。支持者们将这次任务称为“人类星际探索的伟大胜利”,认为探测队的成果是未来文明迈向星辰大海的重要一步。然而,反对者则质疑任务的风险和成本,特别是静止空间中检测到的危险因素,更让保守派进一步加大了反对力度。
保守派领袖罗德里克公开发表演讲,批评谢轩的探索计划:“我们是否需要继续将人类置于这种未知的危险中?静止空间的发现不仅证明了量子空间的不稳定,更表明我们的技术还远未成熟。如果继续推进这样的计划,人类可能会自取灭亡。”
面对这样的批评,谢轩没有选择正面回应。他深知,事实将是最有力的回击。他的团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新的研究,试图解开静止空间背后的真相,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探索计划。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更复杂的量子空间结构,谢轩亲自领导了一项全新的技术开发计划。他提出,必须打造一艘更为先进的探索飞船,具备更强的抗量子波动能力和自我修复机制。
“星辰号已经证明了我们的能力,但下一代飞船必须超越它,”谢轩在技术会议上说道,“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探索工具,更是一座可以自我生存、自我修复的移动堡垒。”
这一计划得到了团队的高度支持。工程师们迅速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包括使用新型的能量屏障技术、纳米修复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导航。他们计划将新飞船命名为“星海号”,寓意人类将在更广阔的宇宙中开辟新的疆土。
程琳也参与了这项计划,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量子共振定位技术,能够实时追踪空间波动,并在必要时迅速规避风险。她的设计一经提出,便成为了技术研发的核心。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功应用,”唐博士评价道,“那么我们在面对未知空间时,将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深夜,谢轩独自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眺望着火星的夜空。他的手中拿着探测队带回的静止空间样本,这些微小的颗粒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他心中清楚,人类星际探索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危险。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与未知的宇宙博弈;每一次胜利,也都是未来更大挑战的开端。
“星辰大海,才刚刚开始。”谢轩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和他的团队都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新的篇章。
飞船的机库内,“星海号”的雏形已经逐渐成型。工程师们日夜忙碌,为它注入最新的科技结晶。而在远处,新的量子实验室内,科学家们正试图解开静止空间背后的奥秘。
火星城市的广场上,人群依然沸腾。他们为星辰号的归来而欢呼,也为即将到来的星海号而期待。此刻,整个人类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目光投向星辰深处,等待新的探索之门被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