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诗词大会(中)(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李世民一听犹豫了起来,这可是诗词大会呀!如果一旦弄出作弊的事来,那不就贻笑大方了吗?这要是传出去,大唐的脸面还晚不要!

就在李世民思索之时李纲开口道:“启奏陛下,我们这些人饱读诗书,诗词好坏还是能看的出来的,您也不必纠结,此事要不辩个明白,恐怕以后会有人质疑我们几人的信誉,这样吧,一一读出来耽误大家的功夫,就把此轮我们觉得排名靠前的让大家赏析一如何?对了程怀亮的诗词也在其中!”

李世民听力纲都如此说了也无他法,只能听完再说了,但愿程家老二的诗词能过关,待会儿还得解释好了,不过看程咬金如此有恃无恐的样子应该做好了打算!想到这李世民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李师了!”

“无妨!如此我们几个也能自证清白!”,李纲说完就拿起了五张才俊们作答的纸张接着看向柴令武们道:“平时教你们认真读书,哼!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程怀亮的诗词这次真的不错,算是上成,还排到了第一位置,你们可听好了!”,说完对着李世民示意了一下便朗读道:“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陛下觉得如何!各位大人觉得如何?”

李世民听闻这首诗,先是一愣,随后龙颜大悦。“此诗甚好,简单明了,寥寥数语,却道出农民劳作之艰辛,粮食来之不易。朕以为,此乃警示众人珍惜粮食的佳作。”众大臣纷纷附和称是。

柴令武等人面面相觑,本想刁难一番,却没想到程怀亮拿出这么一首触动人心的诗作。程咬金更是得意洋洋,向长孙无忌扬了扬下巴。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心有不甘道:“启奏陛下,如此诗词实属佳作,但陛下您也知道诗词一道乃是经过亲身经历,累计人生阅历,并结合个人情感之作,臣想问问程侄儿如此年轻,是如何作出如此大作的!”

“你这老贼!怎么听到如此佳作还不行,还要告诉你怎么作的,告诉你了你学会了怎么办,要不你认俺家老二为师,到时候俺让老二教教你!哈哈哈!”

长孙无忌刚要反驳就听李纲道:“好了卢国公!如今是诗词大会,小辈们还在当下,你也要给他们做个榜样,别动不动的说粗话,有辱斯文!”程咬金听后这次倒没有反驳,随后李纲又看向场中的程怀亮道:“怀亮!既然赵国公让你解释一番,你就说说你是怎么写出这首诗词的。”

“好的李师!”,程怀亮顿了顿看了下李恪心道:还是蜀王殿下有先见之明呀!把此诗的来龙去脉都给俺写清楚了,要不还真过不了这关!想到这就继续道:陛下!各位叔伯您们都知道俺去年一年和长孙涣在大唐北方传授暖棚一事,因此和农民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还亲眼见证了粮食从种下到收获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自己还亲身经历了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说实话真的很累人,有些百姓疾病缠身也不会休息,依然在地里辛勤劳作,那时俺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元日回来时正好听到陛下您举办诗词大会,于是俺就把心里想的写了出来,后来又改了几处,就作成了五言的诗句,俺不知道行不行,献丑了!”

“好!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情都有了,再加上一年来的农事阅历!难得呀!赵国公可曾满意?”,李纲听完后马上就给程怀亮背了书,长孙无忌就算是再有什么不满,也是无话可说。

李世民环视众人,朗声道:“朕举办此次诗词大会,意在选拔贤才,更希望诸卿能以天下为己任,多关注民生疾苦。像这样的诗作,便是真正体察民情之作。”

“为陛下贺!为大唐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