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三年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更何况朝廷还派出了关宁军入关,也就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曹文诏。

曹文诏也很不简单,跟过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年事已高,回乡养病)等人,与努尔哈赤、皇太极、阿敏也都较量过,用曹文诏来对付农民军简直就是大炮打苍蝇。

而且,曹文诏入关所率关宁军(一千人)是骑兵之中的精锐。

就在赵星尘继续沉思的时候,却被刘卓打断了。

“旱情继续持续,山西、山东必定是会受到影响的,至于北直隶多半也会出现旱情。长期干旱必定会出现瘟疫、蝗灾,部分的河流甚至可能会断流。”

“既然济南府的官员不相信旱灾会遍及全省,那也就无需再多劝言,等到灾情来临,这些人哭都来不及。”刘卓冷冷道,言语中充满了对济南官员的鄙夷、不满。

明末大旱遍及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死伤何止千万?即便是有着诸多后手,刘卓也不敢保证可以救下多少灾民。

“侯爷这些年一直在各省不断的收购粮食,难道是对如今的旱灾早已预料?”听了刘卓所言,赵星尘一脸吃惊的看向刘卓,心中的佩服难以言语。

“算是吧。当我听到陕西大旱的那刻起,我就感觉不太妙。直觉告诉我必须这么做,才能活下去。反正粮食是硬通货,可比金银,多存储一些也没什么坏处。”刘卓一本正经的忽悠道。

“这普天之下,怕是没有几人能像侯爷这般魄力非凡、深谋远虑了。”赵星尘笑着夸赞道。

“倒也算不上。即便未发生干旱,存储的粮食无非也就卖的低了些,损失一些银两而已。”刘卓耐心解释道。

若非早就知道了明末大旱遍及全国,刘卓断然不会做这种吃力不挣钱的买卖。

“侯爷,现任巡抚徐从治有一幕僚,听闻侯爷在各地收购粮食,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侯爷囤粮是不法之举,欲行不轨之事。大部分的官员对此是不以为然,但有部分官员竟然赞同他的观点。”

“属下的意思是,派人警告一番或者给他一些教训。”赵星尘提议道。

“不用。随着水泥路的畅通,济南府这些年经商的百姓是越来越多了,甚至不少官员也命身边的仆人经商,徐从治那幕僚不过是眼红与嫉妒我刘氏罢了。”

“我刘氏每年为济南府贡献的税银不在少数,每年救助、接济的流民不计其数,刘氏的名望又岂是他一个毫无功名之人可以诋毁、造谣的。你就等着瞧好了,早晚会有人收拾他的。”

“况且,我刘氏囤积的粮食不过是市面多出的那部分,从未影响济南府的粮价。就算他再有诸般手段,也就是逞一时口舌,跳梁小丑尔。”刘卓听后,一脸不屑道。

“侯爷大度,属下明白。”赵星尘回道。

“你先回去吧。盯紧了官场上的一举一动,不要怕花银子,有情况立马向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