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中医药调理上热下寒(二)(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热下寒(二)

[病案]严某,女,四十三岁,于 1967 年六月十一日首次就诊。这一年来,她每天早上都会感到头部和面部发热,面色潮红如同化了妆一般,额头也会疼痛,心情烦躁不安。此外,她还感觉到脐腹部有一股逆流而上的气体冲向喉咙,导致呼吸不畅,身体肌肉不时会出现颤抖。到了下午,这些症状稍微有所缓解,但手足心仍然发热,然而两只小腿却发凉,即使在初夏季节,仍需要放置暖水壶保暖。患者体型消瘦,身体乏力,但饮食和大小便基本正常。

经过西医的详细检查,并未明确诊断出具体病因,并给她开了一些肝精等营养药物,但是没有任何效果。之前也曾经尝试使用滋养阴血、清除虚热以及补益心脾等方剂治疗,同样未见成效。

目前,通过对患者的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她的舌头颜色淡红,舌苔呈青白色,寸脉浮细,关尺部位则无法摸到脉象。同时,她的面颊颧骨处发红如妆,但小腿部位却温度较低。

[治则]水中补虚,引火归元:

[方药]熟地十二克,丹皮九克,茯苓十五克,怀牛膝十二克,白芍九克,肉桂粉三克(冲服),附片六克,牡蛎十五克,龙骨十五克,杜仲十二克,炙甘草五克。服用三剂之后,患者头部和面部轰然发热的症状明显减轻,每天偶尔会发作,但持续时间很短就会过去;那股逆行而上的气息终于平静下来,头部的剧痛也随之消散,但仍有一丝昏沉之感挥之不去。腰背传来阵阵酸痛,仿佛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脉象变得细微,尤其是关尺部位更显虚弱。再看舌苔,依旧如前般模样。见此情形,我决定在原本的方剂上做些调整:将附片的用量加到九克,以增强温阳散寒之效;同时增加龙骨十八克、牡蛎十八克,以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再加入龟版十二克,滋阴益肾,以平衡阴阳。患者连服七剂之后,诸症基本消失,唯有身体乏力,手心发热的情况尚存。我便嘱咐他继续服用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调养身体。

[评析]这种病症实际上是肾脏的阴阳都出现了虚弱的状况,但相对来说,阳虚的程度更为严重一些。这就会导致虚阳上升,形成一种上盛而下虚的症状表现。通常而言,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出现在下面这几个特殊的阶段:其一,便是当某人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后,刚刚康复之时,他/她的身体尚未彻底恢复元气;其二,则是女性处于绝经期前后这段时间里;其三,就是当一个人患上某些慢性疾病时。考虑到目前这位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主要采用附桂地黄丸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并恰当地添加一些其他的中药材,如牛膝、龙骨和牡蛎等等,以发挥其辅助功效。如此一来,可以将原本虚浮上扬的阳气引导回它原有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阳气便不再向上浮动,而阴气则能更有效地留住阳气,使得阴阳双方得以相互制衡、协调统一,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