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京城暗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流就是朝堂上的保守派,这群人最擅长的武器就是所谓“宗法”。在传统的读书人眼中,这套源自于周公旦的制度,是凝聚一个时代,维持皇朝稳定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的越过这道红线,这也是文官的底线。
宗法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也是皇权斗争的关键。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皇权的继承下得到了制度的确认。身为皇上老师的“清流们”,也得以有机会同“圣人”的思想蛊惑年轻的太子,为自己未来的执政铺平道路。
种种所因,必有种种所果。
荒诞不羁的朱由校那临行前的诏书,并没有得到朝堂上绝大多数的文官们的支持。
即便是有了内阁的背书,可朝堂上的清流们依然不会理解并支持。
在大明朝现行的制度下,皇上一旦有了子嗣,皇权的继承便有了确定性。兄终弟及只能是偶然情况,大明朝的清流们绝对不会接受皇帝这样破坏规矩。
制度的大门,一旦出现一丝一毫的损坏,那即将到来了将会是无休止的冲击。
古语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可一个不受控制的强势藩王,一个从小被前任皇帝培养在身边,肯定会延续前任皇帝政策的皇帝,对于已经被压制了很久的文官来说,这也是极不可能接受的。
即便是如同当年万历皇帝的立储风波一样,哪怕动辄十数年,哪怕让正处在水深火热的大明王朝更加混乱,文官们也在所不惜。
他们只是在等一个契机,失去了东林党,失去了赵南星这些老派人物,他们早已经散乱不堪。
现在徐允祯这个勋贵,这样一番轻飘飘的话语落入了群臣的耳朵之中,无异于在向他们传达出鲜明的信号。
政治在于不断的斗争。勋贵虽然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的产物,可在几百年的演化下早已经你中有我。在大是大非面前,文官和勋贵一起合作早已经屡见不鲜。
有了徐允祯定“调子”,在场的文官们再也压不住自己的内心,跳了出来。
“定国公,你说的是啊!这算什么事?皇上这样是置大明朝祖宗之法于何地?是在置大明朝几百年传承于何地!皇上哪怕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