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老年团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际上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不过对店家来说,能带动生意的主意就是好主意。

陈大爷拿到应得的300文钱,高兴的合不拢嘴喔!脸上笑的皱纹更深了,这可比自家儿子挣的还多呀!这下更是全力投入手工编织了。

同在一个屋子里做事的,其他老头老太们羡慕坏了。

每个人收入有多有少,今天拿到的铜板少,并不代表东西不好,等到卖出去后,自然也能拿到银子。

因此大家也都不灰心,每天想着法子创新编织,加快手上的编织速度。

顾汐也占这项生意的一半,每天结算嫌麻烦,就让大家继续编织,每天傍晚叫林一去登记数量,把成品的东西,全部搬到隔壁屋子。

最后东西卖完了,统一拿着账本给大家结算。

一屋子老人没有反对的,不给银子他们也愿意待在这里,不仅暖和还有人聊天,一天下来精神头老好了。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过年前的那几天,青峰镇上人潮涌动,百姓挣到工钱了,自然也舍得消费,每家店铺生意都火爆。

顾汐家的库房成品手工全部售罄,像编织的小动物卖很火,玉米皮编织的床席子,都被抢着才能买到,而且卖的价格是最高的。

年后结算下来,最多的人拿到11两银子,最少的人也拿到3两半银子。

这下可在村里引起大轰动了,谁能想到会编编手工,就能挣这么多银子呢?

顾汐让村里的老人们,找到了价值。农村的生活就是这么现实,挣到银子的人,在家里说话都硬气些,家里的矛盾争吵也变少了。

谁家老人一个月拿11两银子,回家后不会好好供着,洗衣做饭都不让插手了。

自此之后,山泉村的村民们,更加急切的想跟着种玉米,大家都觉得种这个,一定能挣到钱,玉米的产量那么高,玉米皮都能卖那么多银子。

可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东西只能卖个稀奇和新鲜,等到大家都种了玉米,玉米皮的价值就不高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家这些天,顾汐就没有闲着,各项生意不带落下的,地里的活也跟的紧紧。

这不,村口的冬麦还没种完,她又抽调十几个人,推着板车来养殖场拉有机肥了,亲自指导花匠们配比营养土,既要保证土壤的肥力不烧根,还要具有透气性和疏松性。

经过几天的辛苦,把油菜籽全部撒到地里,开始为另外四千亩油菜地育苗。

家里的人口太多,也不可能所有人做事,都符合她心意和做事风格。因此也会抽出些时间,给大家培训调教,把人调教好用了,受益的还是她自己。

作坊里的长工们也一样,需要培训专业知识和指导,熟练发黄豆芽的人,调走五人去府城,开辟新的生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