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民意自然(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中观想参详《道德经》,于第五十七章节,感悟体会到圣人老子主张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不扰民的方式治理天下。
圣人老子其实一直在强调,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强行干预,顺应自然规律,让百姓自然发展。
这种无为思想,不仅在于修真,也在于种种管理之中,对于现时生灵人众有重要应用意义,如在一家企业中,身为董事长的人,应用无为而治理念,职业经理人应用有为理念,相互配合,这样便能达到最佳绩效果图。
?老子指出,过多的禁忌、权谋和法令,往往会带来过多的负面效果。秦皇朝法纪森严,一系列严刑峻法虽然短期内能助力维护皇权统治,但长期来看,自然会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所谓矫正过往,物极必反,最终引发民众怨声载道,致秦王朝于短时间内倾覆毁灭,社稷崩塌就在于此。更有秦二世与赵高李斯一流,重器私利,暴虐无端,秦皇朝基石不稳,民心背向生怨,何谈长治久安,因此,统治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繁琐的规章制度,让老百姓自由发展,繁衍生息。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行为对百姓有重要影响。如果统治者能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百姓自然会受到感化和引导。
唐太宗李世民以正治国,不施奸诈智谋,为臣民树立了良好榜样,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此乃最好例证。
?圣人老子于《道德经》中强调,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治理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并顺应这些规律。
老子这种思想,时刻提醒修者,在生活中要顺应自然,保持谦虚谨慎、宽容与坚韧不拔的为人处世态度,方能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中之意是“治理国家当要用正道行事,用兵打仗当要用奇变谋划,而治理天下就不要有意而为,滋意做什么事。也就是要掌握正变与无为之道。而我是怎么知道,应该如此做的呢!?其实就是根据我今日所见的情况。
现在天下充满着各种忌讳,有太多的教条约束,但是百姓却更加贫穷,百姓有太多的权谋计较,国家政治却更加昏暗,人们有太多的技能智巧,稀奇古怪的东西却越来越多,法律命令越来越清楚,盗贼却照样非常众多。
所以,圣人说:我不凭个人私心去做事,但百姓能自然生化,我喜欢清静虚灵,但百姓能自然按正道而行,我不刻意去做事,但百姓能自然富裕起来,我没有个人欲望,但百姓能自然保持其质朴的本性。”
话说唐懿宗年间,距离京城长安百里之外,有一座龙泉山,龙泉山上有一眼“龙泉”山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