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圣心无心(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中在太虚静地中观想参详《道德经》,此一时已然心阅意览圣人着作至第四十九章节处。
而此一章节,圣人老子首先提出了“圣人无常心,自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
老子强调了圣人应当时刻以众生的需求和意志为出发点,没有固定的主观意愿,而是随顺民众的心意。
这也启示修者,在管理或领导自身时,应当时刻关注内在或意志的真实需求,做到以心为本,这样才能赢得道果,实现自我真我的和谐共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句话教导修者,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事物,无论是好是坏,都应给予善待。
老子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快意恩仇,谁人不愿!哪个不想!?可又有多少人足了心意,顺了自己!难免会遇到各种阻碍与困难。这是由生灵人众的性格和品行所决定的,属自然事物,非人为可轻易改变。
修者只有学会以善意去影响和感化,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或对立,唯有提升个人修养和世道文明,进而实现重要那一步,方显正途,得真道。
圣人老子“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使面对不信任自己的人,也要保持诚信的态度。
在这红尘浊世中人际交往,往往信任是建立关系的基石,而诚信则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修者通过坚持诚信,坚守信念,即使面对初时不信任的人或事物,也能逐渐赢得自信和信任,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内在循环与外在关系网络。
此章内容所述,体现了圣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信念。他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来管理天道,而是通过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种管理方式,着重强调天道领导者的智慧和修养,要求修者具备高度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虽外显愚,而内聪秀,且能每每皆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修者个人层面来看,此一章也是在提醒修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心灵境界。
修者可通过培养包容、善待、诚信等品质,可以更好地处理红尘浊世中的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冲突和外部矛盾,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宁静的修真与生活环境。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