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以工代赈 救济灾民(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全歼北条中队后,陈英与师傅师叔和王教官商量今后如何应对的问题。王教官道:“为今之计只有加强防范,见招拆招,我们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好,居高临下,现在不怕敌人的大部队,就怕敌人的狙击手,在拐子坡碉楼的对面有一个山包,距碉楼约一千米,那里树林密集,杂草丛生,是打狙击的好地方,这是要千万提防的。”陈英道:“教官,白天好办,我们用望远镜可监视对面,可是夜晚就不好办,敌人狙击手可偷摸上去埋伏起来,等天亮了再打我们。如何才能提防呢?”王庆安道:“只有一个办法,设陷阱,布诡雷。”陈英一听设陷阱就高兴了,因为陈家台的人世代打猎,设陷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只是他们不懂如何布诡雷。王庆安道:“我同你一块去吧,配合老乡布诡雷更好。”说干就干,陈英叫喜子套车,同王教官一起去拐子坡,王教官特地拿了一卷灰色洋钱放在身上。看望了队员们,表扬了他们勇敢作战的精神。陈英对大家说明了情况,为防鬼子的报复,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叫陈家明回村去叫几个会设陷阱的老人来,在对面山上设陷阱。陈家明立即回村。王教官叫队员们再抬一挺重机枪架到楼上去,队员们立即照办并马上进行了伪装。陈家明带着村里最会设陷阱的四个老人来了,带来了斧子,锯子,粗麻绳,细麻线等用品。陈英拜见了几位伯伯叔叔,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几位老人听说是为打鬼子设陷阱,更是一百个愿意干这个活。王教官又向他们讲了设诡雷的事,几位老人一听就懂。为了不在对面留下过多的痕迹,老人们在这边砍了一些竹子和树枝做成半成品,然后拿着工具和半成品去对面山上安装,还特地要陈家明几人一起去学习,王教官叫人拿了八颗手榴弹也一块上去。上去前,袁成佑特地拿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山头附近是否有人话动,当然是一个人影也没有,这里平常除了路过的外,基本没有人来,何况还是刚刚打过仗的地方。天快黑了一群人才从对面山上下来,王庆安对几位老人布置陷阱的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们太高明了,加上他附着的诡雷,鬼子派再多狙击手来,也叫他们有来无回。
由于又增加了一挺重机枪,最少要抽四个队员去管理重机枪,陈英叫陈家明的警卫班全部住到这里来,电台也带过来,还是由袁成佑统一指挥,这里安排好后,陈英,王教官在这里吃完晚饭回到大院。
拐子坡的防守力量是,六十一个指战员,两挺重机枪,七挺轻机枪,五十个神枪手,别说鬼子再来一个中队,就是来一个大队也有一战之力。
到了九月初,人们发现到杜皮来要饭的越来越多,都是拖儿带女一家一家的,屋檐下,山墙边,大树下,草堆边到处是人。人们问清楚了,原来是河南的灾民,受灾人口三千多万,已饿死了好几十万,有的地方真的是饿殍遍野,整村整乡一个人也没有,树皮草根全吃光了,先是牛、羊、马、驴、猪、鸡、鸭、等家禽家畜被吃光,后来狗子,猫子,老鼠全被吃光了,连一个活物也没有。有段民谣是这样唱的:“河南有五害,水旱蝗汤蒋。(注)饿殍遍原野,鼠蛇都吃光,树皮草根尽,不死去逃荒。”水是指水灾,旱是指旱灾,蝗是指蝗虫,汤是指汤恩伯及他的四十万军队祸害河南,蒋是指蒋介石及其政府。
陈英见了这些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要饭人,心里十分难受,可她也没有办法救这些人,人太多了呀。她在大院说起这事,要大家帮忙想想办法,王庆安夫妻愿意把这些年来的积蓄捐出来去买粮食赈济灾民。朱南初说道:“我有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我们大院前面这一千多亩烂泥田之所成为烂泥田,是因为排水不行,山上浸下来的水长年不断但水又不能及时排出,种下去的稻谷每年都要淹一到两次,所以产量总是不高,如果沿山边挖一条排水沟,直接将水排到湖里。在湖边修一个节制闸,分三层节制,一层可以排干沟里的水,二层可以排干田里的水,三层可以排放小洪水,不让他淹到稻谷。每到秋委,排干稻田里的水,不仅好收稻谷,还可以种一季乔麦或油菜,将一年半收可以变成一年二收,每亩最少可增一百斤粮食,一年投入,百年受益,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陈英道:“这么好的事情以前为什么王庆善不干呢?”朱南初道:“他只管收刮,才舍不得拿钱出来投资呀。我们老百姓几代人都想干这件事,可是一没钱,二没权,因为田都是王庆善的。”陈英道:“估计要花多少钱?”朱南初道:“你给我三天时间,我提供一个详细方案供你决策。”第二天早餐后,朱南初带着徐仲义,姜望明,段火才,冯二柱及账房先生等,拿着标好尺寸的麻绳,竹篙,木尺,铁锨,铅笔,记事本等用品出发了,中午充匆忙忙的吃了饭马上又出去了,第二天又是那样忙碌,直到中午才回来,下午几个人在一起,写的写,算的算,一直忙到半夜才收场,第二天上午几人又核对了一上午,下午正式出方案交陈英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