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宋国外交家(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银州城外,无定河以北,河道转弯处,有一片很大的河床,河水变缓之后,地势被逐渐抬高,属于西夏的一块地方,已经被西夏的工匠用石头和夯土垫了起来,平整出一块占地上百亩地的围场来,这就是宋国绥德军和西夏祥右军司交界的一处通商口岸,银州榷场。

相对应的河南岸,靠近宋国啰兀寨的一边,也有一个占地面积稍微小一些的榷场,但是规划地要好了很多,双方的榷场特点一目了然,西夏那边以毡房、帐篷为主,而宋国这边,清一溜的木质土坯房,但外面刷着白灰泥,显得既整齐又干净。关键是,各种生活设施很完备,特别是卫生,因为是榷场,人员流动多,又是人又是马骡的,这里的要求必须是随见随清,有专门的清洁人员负责清理和监督,罚款是很严重的,马粪兜没有装好,对不起,罚款五十文,而一个普通的马粪兜,也不过十几文钱。于是,专门做粪兜的出现了,二十文一个,靠着一个小小的粪兜,硬是在榷场里盘下了一处店面,谁说宋国之人不会做买卖?

这个榷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银川通达贸易市场”。最为不同的是,这里面驻扎着一支超过三百人的护卫队,与其说是一支商行的武装,倒不如说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唯一不同的是,这支队伍,年龄跨度偏大,老中青都有。这支护卫队的队长,叫董志纯,四十岁左右,是一名青龙铁军退伍的老兵,一个脸上有一道深褐色伤疤的消瘦汉子。

两国的贸易在最近的两年,几乎达到了巅峰,只要是官府允许的商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交易的地方,宋国国内的关税在十个点到四十个点不等,低于50文免税,还是很优惠的一个政策。

一个延安府的老农,业余时间用树根做了一个根雕,只是花了一点时间,线条粗狂,形态夸张,但西夏人却很喜欢,他只卖49文,除了交一点摊位费以外,收入是实打实的,而这些,西夏那边也是免税的,皆大欢喜。你要是走批发也行,通达商行专门有负责下乡收购的,会根据你的作品的大小、质地论价,也还公道,所以,现在的边界两边的居民,那是捞到了大实惠的。当然,国家也增加了很大一笔商业税的收入。

李继宗不仅是个军事人才,也是一个难得的商业天才,从东往西,沿着两国界线开设的几个榷场,都是火爆,自己当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最为可贵的是,三司帅府从西夏正德三年(1129年)开始,主动上书兴庆府西夏皇帝李乾顺,三司帅府驻军,不用西夏中央政府下拨军费,直接从新开辟的五大榷场的关税中扣除,剩余部分,上交国库,这就意味着,李继宗的五万大军,不仅不需要西夏国库一分银子,每年还可以上交一定量的赋税。这一里一外,让西夏的财政紧张程度大大缓解,才导致李乾顺要调回李继宗,其实就是要仔细询问一下这两年的边贸情况,怎么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不用打仗了,还能大家发财,这不正是期待中的隆昌盛世吗?

不等李乾顺下诏,赵构先下手了。

这两天,虽然大雪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但临近春节,却是边贸的牛市,通达商行接到总行的通知,调集了大量的过节物品进入银州通达贸易市场,杭州的丝绸、苏州的锦缎,四川蜀锦、开封的瓷器、福建路的茶叶、大名府生产的铁制日用百货……而这次,通达更是推出了“玉盘镜、魔幻水、绝影车、朝露酒”,这是第一次投放银州市场,货量不多,但通达商行却要在银州通达贸易市场,召开这三样东西在西夏的经销权。这个消息一出,惊动了西夏整个商贸圈子,无他,因为这些物品以前,通过一些秘密渠道,极少数的西夏贵族拥有了,可一但用上了,就再也离不开。一瓶魔幻水,价值一匹良马。

李继宗自然最先得到这个消息,还是席贡“不小心”透露给他的,李继宗业余自己的商业团队,他只是钟情于朝露酒,一心只想拿到这个酒的经销权,因为只有他知道,西夏的高层贵族的男人们,最喜欢什么。

李继宗的马队进驻到了西夏银州榷场,他也是低调出行,既然是秘密会晤,也就没有必要张扬,西夏这边,自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还轮不到他这个西夏枢密司副使来过问这些小事。

李继宗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小营地,几座外面看起来不起眼的帐篷,里面的装饰却十足十彰显着西夏的风格,名贵的白毡挂在四周,就像在帐篷里加了一层保温层,外面的寒气一点也吹不进来,地上粗毛毡上面,是铺的是狼皮缝制的地毯,华美而实用。四周的榻上,围着皮裘,西夏的工匠鞣制皮毛的工艺,让这些动物的皮毛制品没有一点膻味。帐篷正中,是一座架起来的火盆,烧得正旺,却没有一丝烟气,里面燃烧着的,正是延安府的精制木炭,就连那个火盆,也是宋国工匠的精心打造的,据说还得到了宋国皇帝赵构的指点,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用一个连通着长管子的罩子罩上,就不怕烟气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