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旷野长风烈(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完颜宗翰大军忽然转向,还是完颜希尹促使他下的决心。
依照赵构的剧情安排,应该是完颜宗翰全力营救撒刺的前军,毕竟后面几万大军跟着,不能眼睁睁看着撒刺的五千多人殒命山谷而不救。
完颜宗翰命令猛安鹘沙虎、赫里,各自带领一个千人队,攻击两翼山头,掩护撒刺前军回撤。但金兵弃马步战,而且是仰攻,舍长用短,可是吃亏不小。
但金兵为了活命,拼死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所以,攻击依然猛烈。完颜宗翰的中军精锐,自然不同凡响,虽然是仰攻,但掩护的金兵弓箭手射出的箭雨,依然对山上的宋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担架队迅速将伤员转运到后方,这个时候的战地救护所,已经在赵构的军团,全面普及,还得归功于苏佗景的医学院,着实培养出不少人才,每次培训结业的学员,都是各军团争抢的对象,待遇,自然没得说。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老兵,都是军队里的中流砥柱。负伤痊愈归队,已经完成了新兵到老兵的蜕变,都是优先补充一线的基层骨干,自然也是各军团眼里的“香饽饽”。
一个为了活命,要拼死一战;一方为了军团荣誉,誓死不退。双方在前腰铺村两侧的山脊上下,展开了激烈的对攻,山头上的炮车由于射界和转向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所以只是对沟底的撒刺部构成了较大的杀伤,但对两侧进攻山脊的金兵,却有点无能为力。金兵顶着盾牌,已经冲到了半山腰,后面的金兵弓箭手,更是拉弓激射,一时间,道路左翼的山头已经出现险情,危急时刻,“嘟嘟嘟”的军号吹响,山坡上的宋军已经齐刷刷冲出了掩体,居高临下,挺着手里的锥枪,大喊着,冲杀下来,怎么看,也有点后世八路军冲锋的样子。
这又是赵构在军长提倡的“敢于刀枪见红的队伍才配得上强军称号”。人马可以扩编补充,装备可以改进提高,唯独战斗意志,要在敢于刺刀见红的基础上才能养成。鉴于此,各军团对于白刃战,都有深入的研究,也形成了不同军团不同的风格。
高世举的第二军的前身,那是从中山保卫战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高世举素以兵出奇招、敢打硬仗见长,而他的部队,十足十秉承了他的风格,冲下来的,就是第二师六团九营的官兵。
营长不是别人,正是中山府谢诚的大儿子谢凤,在中山保卫战立有战功,一路升至营长。谢凤也是战场老将,出击的时机把握的非常精准,正是在金兵体力消耗最大的时候,又是金兵弓箭远程的极限,不等金兵弓箭手跟进掩护,谢凤急令号手吹响冲锋号,率领自己一营的五百多人冲了下去。
宋军看上去像一股潮水一样,但仔细看来,却是很有讲究,三三军阵在高速冲击中,依然保持严整,丝毫不乱,双方的尖兵撞在一起,谢凤手下的宋军手中的锥枪却是装上了钢制枪头,金兵的皮甲、锁甲,都在这逆天的钢制枪头的穿刺下,就像纸糊得一般,耳朵边只听见“噗嗤、噗嗤”的戳刺,关键是,宋军身上的“张记二型”陶瓷胸甲,硬度增加了两成,可重量,整整减少了三成,舒适度大大增加,宋军全副武装的标配,轻便灵活,防护性却极佳,深受宋军喜爱,金兵激射而至的箭矢,根本射不穿。宋军不在担心受怕,只要是护住了要害,就不至于当场送命。攻守两端,宋军全无顾忌,自然斗志高昂。
但金兵困兽犹斗,战力也是不低,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伤亡,这就是战争的法则,只要有战斗,就会有伤亡,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军功章,都是血淋淋的鲜血铸就而成。
等到最后一名金兵捂着胸口倒在谢凤枪下,整个山脊便是一片寂静,谢凤果断下达回撤命令,交替掩护,背起阵亡战友的尸体,开始后撤到出击阵地,这一个冲锋下来,一百多弟兄永远倒在这片洒满热血的山地上。
谢凤毫发无损,得益于他平时的苦练,每天一千次的直刺练习,他能做到三千次,练得狠了,手里连筷子也拿不动,还得得益于赵构已经在全军团供应三样铝制品随身三宝——“饭盒、铝勺、小水壶”。磁州的军械所早已扩建为磁州军工厂“五零一”厂,大名府的是“五零二”,赵构在扩军备战的同时,磁州龙凤山基地,在教导团的基础上,已经成为“大宋陆军指挥学院”,大名府成立了“大宋人民国防军军事大学”,至于医学院、科学院等各种类别的高等学府,陆续建立,有了赵构这个开了大挂的总顾问,所有的学校,办学理念都是这个时代的最前沿,赵鼎负责抓总,这是一个既有前瞻头脑,又非常务实的实干家,在赵构的“忽悠”下,干得是风生水起。
谢凤一屁股坐下来,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饭盒,红烧肉加白米饭,他一饭勺米饭塞进嘴里,连嚼带咽,抽空吼一句:“都快点吃,一会儿怕是顾不上了。”随手拎起铝水壶,猛地灌了一口温水,心里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道:“这个兵,还真他妈的当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