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救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筱冢义男听着部下们的讨论,心中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最终,他决定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从太原和阳泉抽调部分兵力,组成救援部队,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侦察,密切关注八路军的动向。

并且放弃繁峙、五台、代县、原平、定襄、崞县,将守军全部撤往忻口加强防守,毕竟太原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按照这六个县的守军数量是肯定守不住的,那还不如就此撤回来,等增援部队到达以后再做打算;另一方面,请求空中支援,对可能出现的八路军进行打击。

忻口地处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北,地形险要,东、西、北三面环山,云中山、五台山等山脉连绵起伏,构成天然屏障。中南部为河谷平川,有云中河等河流流经。这里山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和深谷沟壑,山上植被稀疏,道路崎岖难行。河谷平川地势虽较为平坦,但也有起伏丘陵和小块高地,且河流两岸河滩地土质松软。

忻口作为太原的北大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险要地形使得其易守难攻,是保卫太原的关键防线。在抗日战争时期,忻口战役在此爆发,华国军队凭借忻口的地形优势,顽强阻击日军进攻。

随着命令的下达,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迅速行动起来。救援部队紧急集合,准备出发。同时,侦察机也升空而起,对周边地区进行侦察。

而在井陉至阳泉的山区被八路军航空兵空袭过的区域,铁路巡逻队的50多人仍在紧张地进行着搜救行动。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废墟中寻找着幸存者,将受伤的日军士兵抬上担架,送往临时建立的的医疗点进行救治。然而,现场的情况十分惨烈,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从太原、阳泉、井陉和石家庄抽调组成的救援部队,在艰难的道路上缓缓前行。井陉方向的救援队伍,背着扛着沉重的救援物资、工具和药品,一步一步向着被后来称为 “倭冢” 的事发区域迈进。他们的身影在残破的铁路沿线显得格外渺小而又坚定。

士兵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不屈的光芒。他们知道,每前进一步,就可能多拯救一个生命。医生和护士们紧紧跟随,时刻准备着为伤者提供救治。他们心中牵挂着那些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伤者,脚步虽然沉重,却从未停歇。

而阳泉来的先头救援部队,到了被炸塌的隧道前陷入了困境。工兵大队长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最起码一周才能清理出隧道口的落石。

而从井陉方向徒步而来的救援部队因为铁路被炸断,所以只能达到离现场30多公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背着扛着救援物资、工具、药品等顺着铁路用脚丈量过来,他们背着扛着沉重的救援物资,此刻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当到达现场猴他们第一眼看到现场的景象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本以为在来的路上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现实的惨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被炸得扭曲变形的列车残骸七零八落地散落在铁路上,有的车厢被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到几十米开外,车厢的金属外壳如同被暴力揉皱的纸片。周围的土地被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中张开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