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拜师(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民国时期,尽管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但师徒关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技艺传承方式,在许多领域依然得以延续。
尤其是在手工业、传统艺术和传统技艺等领域,如武术、戏曲、中医等,师徒关系仍然是技艺传承的主要途径。
师傅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艺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徒弟,而徒弟们则通过长期的跟随和实践,逐渐掌握并精通这些技艺。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传播,学校教育也开始逐渐兴起,并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在这一背景下,师徒制也开始逐渐向学校教育转型。
师徒制和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显着的差异。
师徒制更强调实践经验和技艺的传授,师徒之间往往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道德责任。
而学校教育则更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人格、话语权等方面更加平等和民主。
这种差异使得两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虽然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主流,但仍然不乏举办拜师仪式的例子。例如,画家何海霞拜师张大千,国学大师黄侃拜师刘师培,还有李斯年的好友徐智摩拜师梁启超等。这些拜师仪式不仅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彰显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1918年,在徐智摩启程赴美之前,经前妻张幼仪之兄张君劢的介绍,他正式拜梁启超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
当时,徐智摩的父亲徐申如为了表示对梁启超的敬意和对儿子拜师的重视,不惜破费拿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礼金。
在拜师后,徐智摩受到梁启超学识与文采的影响,他的思想境界大为开阔,从此开启了真正的文学之路。
而梁启超对徐智摩也非常喜爱,认为他具有非凡的天赋。梁启超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徐智摩悉心的指导,还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
后来,梁启超还安排徐智摩作为印度诗哲泰戈尔访华时的随身翻译,这些宝贵的经历极大地提升了徐智摩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当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真心诚意拜师的两人时,李斯年也不好推辞,只好答应下来,并连忙让二人站起身来。
他说道:“那好吧,七哥,这位是我的学生沈从文,他最近在跟我学习文学创作。既然如此,就给他们两个一起举办拜师仪式吧。”
白景琦闻言笑道:“好的,不过说好了,我们家敬业可是你的开山大弟子啊。”
听着白景琦的话,李斯年突然感觉画风有些不对。怎么开山大弟子都出来了?这好有江湖气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