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虎视眈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而发生在故乡——凤阳——的那种更为严峻和可怕的局面,超出了他在短短几个词汇就能轻易解决的范畴。
当年与自己共同开创帝业的老战友,已化身为凤阳这一方土地下最大的土地霸主,“说凤阳,道凤阳;凤阳乃佳乡。
十中之九荒” 的民间俚语,正是描绘的这般景象。
当锦衣卫带着这首令人心寒的童谣呈报于朱元璋面前时,这位帝国的最高主宰,怒气汹涌,其火光似乎照亮整个朝廷,爆发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大厅之内。
认识到当今天骄势力的贪婪无度后,朱元璋并未待准备妥当,果断将祸患源头胡惟庸剔除掉。
他的初衷或许是为了救治朝中已然病入膏肓的政治环境;然而更深远的意图,实则是彻底铲除 ** 的根源。
望着北方的方向,朱元璋明白此时在北平守卫封疆的大儿子,朱棣,已经成为他手中最为关键的赌注之一。
如果四公子真能妥善执行《论藩》,为大明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繁荣景象,无疑,朱元璋将拥有掌控全场的力量。
目前,他已将自己的有限赌注,一部分投掷在长兄朱棣身上。
与此相对的是京城内部,作为老二朱允炆的心腹和线人,姚广孝这次将所有筹码全部赌在了胡轲身上。
他清楚与北平王的合作,表面风光背后却是摇摇欲坠,毕竟这合作如同一场利益的交换,并无朱允炆对姚广孝绝对的信任。
过去数年,两人共同经营的局势尚未达到完全依赖对方的程度,而姚广孝同样缺乏足以让北平殿下完全信服的战功。
现在,决定一切的关键时机来临,对这场较量至关紧要的情景不容半分疏懈,更不用提在目睹胡轲的窘况后,姚广孝的心理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之中。
最后,胡轲留下的一句话犹如一枚尖刺,深深地扎进姚广孝心中,使其全身的汗毛都为之颤动不已。
无论是最初只向燕王赋予了十载的就职时间,亦或是改动封国开支由朝廷与封王平分,这二点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错误,它们既可以维持权力的均衡,又能确保王爷不会受困于即将收回的家庭产业。”
胡轲伫立在栅栏边上,条分缕析地解释道。
此时的不只姚广孝内心的焦灼加剧,即便是作为发言者的胡轲,也感受到了同感的压力。
命运将自己穿越至这个时代,在华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关键的推动者角色,似乎已是无法逃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