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一批民众被送走和民众滞留的原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简短的临时会议后,众人散去,马上回到各自的营地对先前的部署进行临时调整。
“报告!”
门外一名特战团士兵,低声却清晰的声音传进房内。
“进。”
听到许可士兵连忙走了进来。
“总长,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对面的一片废弃民房里。”
何大清听完汇报,微微点了点头“命令,对面废弃民房,戒严。”
“是,总长”。
一众警卫跟着何大清,来到一片废弃的民房。
这里现在拥挤着六百五十多人,都是下关区、鼓楼区救下来的。
在这些民众中,18 岁以下的孩子竟有 330 多人,且女孩占了大多数,男孩则相对较少。
这其中有些孩子是父母家人提前把他们藏了起来,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留下了一条生路。
而那些女孩,很多像13岁的孟书娟这样,穿着校服,或躲藏在废墟里、或躲藏在管道里,又或是像白天在城门口附近救下的那11名中学女生那样,正被日军追逐,有的甚至正被施暴……在种种情况下救下来的。
剩下的 300 多人里,青壮年男性仅有不到百人。而那剩余的两百多人,大多是从少女到 30 多岁的女性,年纪大的几乎不见踪影。
而这些成年女性中,其中一些,是特战团二营,偷袭劫持了几辆日军卡车,他们被日军挑选后留下,准备拉去日军的军营,可想而知她们后面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处境。
这些民众中,青壮年男性比较少,是因为残暴的日军将他们视为潜在的反抗力量,又或是为了满足其血腥的杀戮欲望,对他们肆意屠杀。那些勇敢的青壮年男性,在试图保护家人、反抗日军暴行之时,也惨遭无情杀害。
至于年纪大的人几乎没有,是由于日军认为老人没有劳动力价值,在他们那所谓的“种族优越论”之下,根本不把老人的生命当回事。
何大清看到,此刻,女孩们大多紧紧依偎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她们或许刚刚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漂亮的眼眸中还残留着泪水的痕迹。那丝丝泪光,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男孩们虽然人数较少,但也同样神色紧张,小小的拳头紧握着,试图在这混乱的世界中寻找一丝安全感。
女人们面容疲惫而憔悴。她们有的怀抱着婴儿,轻轻哄着,试图安抚孩子内心的恐惧;有的眼神空洞,似乎还沉浸在战争的噩梦中无法自拔。她们曾经的青春与美丽,在战争的摧残下变得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