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力撑危局——李石(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石,字中玉,陇西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孙。出身于唐朝宗室大郑王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担任节度从事,后历任郑滑行军司马、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太原节度副使、给事中、京兆尹、户部侍郎、判度支。甘露之变后,李石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极力稳定政局,与宦官斡旋,引起仇士良的不满,在上朝途中遇刺,遂以使相出镇,充任荆南节度使,担任河东节度使时,因不能平定河东之乱,被部将驱逐。李石改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李石病逝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李石,凉国公李听的幕僚,随李听历任四镇,担任节度从事,擅长辩论,精于吏术,常在李听外出征伐时,主持后方事务。李石担任郑滑行军司马,并奉李听之命入朝奏事,因应对条理分明,得到唐文宗的赏识。后来,唐文宗擢升李石为工部郎中、判盐铁案,改任刑部郎中。不久,令狐楚出任太原节度使,奏请李石为节度副使,唐文宗又把李石征回朝中,授为给事中。

李石被拜为京兆尹,后又改任户部侍郎、判度支。甘露之变失败,宰相李训等人被杀,李石被授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又加朝议大夫,仍旧管理度支事务。

当时,宰相属下的南衙吏卒多数都在甘露之变中被杀,江西、湖南两道观察使便进献大量衣服、粮食,以便宰相招募吏卒。李石上奏道:“宰相辅佐天子、管理群臣,如果忠正无私,自有神灵庇佑,刀兵也难以伤害。如果心怀奸邪,即使有护卫在侧,也会被鬼神诛杀。两道所进献的衣粮,请陛下退回,南衙只需金吾侍卫便可。”唐文宗采纳。

中使田全操、刘行深巡边返回,扬言要在回京后屠杀朝臣,百官惊骇惶恐,百姓也喧闹不休,无赖之徒便趁机作乱。郑覃劝李石出外暂避,李石道:“如今情势尚未可知,宰相应坐镇城中,或可平息事态。如果真有灾祸,又怎能逃过?”他镇静自若,照常处理公务。长安乱状最终在傍晚得以平息。

后来,唐文宗又问宰相郑覃:“你认为我可以和汉朝哪位君主相比?”郑覃称其是汉文帝、汉宣帝一类的中兴之主。唐文宗叹道:“我怎能与他们相比。”李石见文宗意志消沉,便激励道:“陛下所问,郑覃所答,都不正确。陛下坐拥四海,年富力强,应以尧舜为目标,怎能认为自己连文宣都不如呢?陛下只要立志高远,国家兴旺便大有希望。”李石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并领盐铁转运使。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弹劾宦官擅杀宰相之罪,仇士良等人这才有所收敛,宰相在紫宸殿奏事,却有谣言传出,认为文宗准备让宰相指挥军队对抗宦官。唐文宗在李石的建议下,召聚宦官、宰相,让他们当面解释事态,消除宦官的疑心。

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受制于宦官,李石辅佐朝政,不顾自身安危,申张皇纲,欲收回威权,引起仇士良的嫉恨。李石在上朝途中遇刺,被冷箭射伤,纵马奔回府邸,在临近坊门时又遇刺客伏击,幸亏马匹受惊逃逸,刺客砍中马尾,李石这才得以幸免。唐文宗闻讯惊骇,遣中使慰问,并赐金疮药,又派六军士卒三十人前往护卫。李石遇刺的消息传开,京师震动,百官都不敢上朝,最后入朝者只有九人,十余日后方才恢复正常。李石恐惧,数次上表辞位,唐文宗无奈,只得改任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江陵尹、荆南节度使。李石赴任时,唐文宗并未为他设宴饯行,京城士人都寒心不已。

李石到荆南后,辞让中书侍郎之职,加拜检校兵部尚书,唐武宗继位,又加李石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唐武宗征讨昭义节度使刘稹,李石因曾任河东节度副使,熟谙北边军政,被任命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封陇西县伯。当时,王逢所部驻扎于榆社,奏请增兵,朝廷便命李石派河东军赴援,李石只得召回横水戍卒一千五百人,由别将杨弁统领,支援王逢。

横水戍卒到达太原,李石因府库不足,不能按惯例每人赏赐二匹绢帛,只得动用私产,但每人仍只得一匹。此时,已近年关,士卒都欲正旦之后再行,但监军吕义忠却发牒文催促,引起士卒不满,杨弁知道城中空虚,便欲趁机作乱。河东军乱,驱逐李石,朝廷只得改任河中节度使崔元式为河东节度使,并让李石以太子少傅之职分司东都事务。李石被授为检校司徒、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畿汝都防御使,李石去世时,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