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路上的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颜笑了一声,他缓缓站起身,攥紧了手里的剑,说道:“我还真是不止一次想过能酣畅淋漓的战死这件事,只是想象里的对手从来没有渐离者的白娘娘。”
白雪衣说道:“那我很荣幸。”
程颜说道:“虽然以我的骄傲绝不能就这么逃走,可又不得不承认,我恐怕不是你的对手,而我刚才动了逃跑的念头,实属不该,既然逃不走,唯有死战。”
白雪衣说道:“我能理解前辈心里的矛盾,没有人想死,所以也不必为此烦扰,免得影响出剑,吾辈......
夜色如墨,沉得仿佛压垮了整片山野。林清风三人行至一处荒岭,此处地势陡峭,乱石嶙峋,枯树如骨爪般伸向天际。驿站早已被岁月啃噬成残垣断壁,唯有半面墙尚立着,墙上刻满了歪斜的字迹??皆是过往旅人临死前留下的遗言。
“戊八……也来过这里。”楚瑶指着墙角一处极浅的刻痕,那两个字几乎被风雨磨平,若非她眼力过人,恐怕无人能辨。
林清风蹲下身,指尖抚过那道刻痕,忽觉掌心微烫。那一瞬,《续录》在他识海中轻轻一震,竟自行翻动一页,浮现出一段从未显现的文字:
>**“逃兵?戊八?续录之一”**
>戊八原名陈七,边军斥候,因战阵溃败独自逃生,同伍三十六人尽没于黄沙谷。
>自此流浪二十年,不敢归乡,唯以浇花为生,日日自省。
>其悔意凝而不散,感通天地,竟使枯土生芳,朽木回春。
>世人不知,一朵野菊之下,藏着一颗未曾堕落的心。
林清风默然良久,终将手收回,低声道:“他不是逃兵……他是活下来的见证者。若无一人归来,谁还记得那三十六人的名字?谁还会为他们流泪?”
楚瑶轻叹:“所以他用二十年浇灌一朵花,是在替所有人活着。”
舍利羊忽然低鸣一声,蹄子轻刨地面,从土中拱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正是边军将士佩戴的命牌,上书“戊八”,背面则刻着一行小字:“兄弟们,我走了很远,没丢你们的名字。”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痛。
林清风将铁牌收起,郑重放入药篓之中。“等我们回到南岭,要在‘续命堂’前立一块碑,把这三十六个名字都刻上去。活着的人不该背负罪孽,死去的人也不该被遗忘。”
他们继续前行,翻过荒岭,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幽谷静静卧于群山环抱之间,谷中雾气不似南岭那般阴森,反而带着温润的绿意。溪水潺潺,草木葱茏,竟似一方未被尘世侵扰的净土。
可越是宁静,越让人心生警惕。
“这地方不对。”楚瑶皱眉,“灵气太过均匀,像是被人刻意梳理过。而且……听不到鸟鸣虫语,连风声都太规整。”
林清风点头,目光扫过谷口两侧的石柱。那本应是天然形成的岩壁,却隐隐透出符纹流转的痕迹。他取出芦笛,轻轻一吹,笛音未响,却在空中荡开一圈涟漪,仿佛触碰到了某种无形结界。
刹那间,天地变色。
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昏暗,乌云翻滚如墨,一道血色闪电劈下,正中谷心。大地震动,泥土裂开,一座古庙缓缓升起??青瓦残破,朱门斑驳,匾额上三个大字依稀可辨:**守心观**。
“守心?”楚瑶喃喃,“这不是道门正统的观名……倒像是某种禁地的封印之所。”
话音未落,庙门“吱呀”开启,一名白衣女子缓步而出。她面容清丽,眼神却空洞如死水,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灯火幽蓝,映照出她脚下延伸出的无数黑线??那些线深入地下,连接着整个山谷。
“你们来了。”她开口,声音如同多人齐诵,重叠而诡异,“我已经等了很久。”
林清风不动,只问:“你是谁?”
“我是守灯人。”女子答,“也是最后一个活着的记忆。”
她说完,举起灯笼一照,山谷顿时幻象丛生??战火纷飞,尸横遍野,一群孩童跪在祭坛之上,口中唱着古老的童谣。而高台之上,一位白发老者手持玉册,将一个个孩子的名字写入其中,每写一笔,便有一道魂光升天。
“这是……守歌童的真相?”楚瑶震惊。
林清风瞳孔骤缩。他终于明白为何阿兰的笛声总带着悲悯??那些孩子并非自愿献祭,而是被逼成为“愿力之源”。他们的歌声净化灾厄,换取一方平安,而他们的名字,却被抹去,永世不得轮回。
“你们看到的是百年前的旧事。”白衣女子平静地说,“我是当年唯一幸存的女孩,被师父带走,囚于这守心观中,以魂灯续命,看守这段记忆,不让它湮灭。”
她抬起手,掌心浮现一枚玉简,正是《降妖录》残卷之一。
“赵无极来过。”她说,“他取走了其他篇章,唯独留下这一卷,说‘真正的降妖,不是斩尽杀绝,而是让世人看见黑暗,并选择不成为黑暗’。”
林清风接过玉简,识海轰然炸开??
画面中,赵无极站在此地,面对满山冤魂,久久不语。最终,他割破手掌,以血为墨,在虚空写下八个大字:
**“我不除你,因你是我。”**
那一刻,他没有施展神通,没有召来雷劫,只是盘膝坐下,吹响芦笛,用一曲哀歌送别亡灵。
而那位白发老者,在听完笛声后,仰天长笑,随后自焚于祭坛,灰飞烟灭。
“所以赵无极并没有消灭‘守歌童’的因果。”楚瑶恍然,“他选择了承载。”
“是。”白衣女子点头,“他把这份罪责、这份痛苦,纳入《续录》,让它成为后来者的警示与力量。而我,则必须一直守在这里,直到有人愿意接下这盏灯。”
她将琉璃灯递出。
林清风没有伸手。
“为什么是我们?”他问。
“因为你们已经走过了断魂桥,听过采药翁的叹息,见过戊八的花。”女子望着他,“你们不是来降妖的,你们是来理解妖的。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风起,灯焰摇曳。
舍利羊突然冲上前,挡在林清风面前,佛音骤响,形成一道金光屏障。与此同时,楚瑶猛然察觉??那灯火之中,竟藏有一丝极为隐秘的魔念!
“小心!”她急喝,“这不是单纯的记忆守护者!她的灯里封着‘最初的怨’!”
白衣女子闻言,嘴角竟扬起一抹凄美的笑:“你说得对。我早已不是纯粹的人。这百年来,我靠吸收怨气维生,若无此灯压制,我早已化作厉鬼屠尽方圆百里。可若熄灭此灯,记忆也将消散,守歌童的故事便会彻底被遗忘。”
她低头看着灯焰:“所以我不能死,也不能解脱。这就是我的宿命。”
林清风沉默片刻,忽然解下腰间药篓,从中取出那朵由采药翁舍利所化的冰兰。他将其轻轻放入灯焰之中。
奇迹发生了。
冰兰融化,化作一滴晶莹露珠,坠入灯芯。刹那间,幽蓝火焰转为纯净雪白,那些缠绕在女子身上的黑线一根根断裂,消散于风中。
女子浑身剧震,眼中第一次流下泪水。
“你给了我什么?”她颤抖着问。
“希望。”林清风说,“和选择的权利。你可以继续守灯,也可以放下它,去你想去的地方。但无论你做什么,守歌童的故事都不会消失??因为它已经在我们心里。”
女子怔怔望着手中的灯,许久,终于缓缓将它放在地上。
就在灯离开她手掌的瞬间,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如同晨曦中的薄雾。但她笑了,笑容纯净如少女。
“我想……回家看看。”她轻声说,“哪怕只剩一座坟。”
话音落下,她身形消散,随风而去。
而那盏灯并未熄灭,反而悬浮而起,缓缓飞向药篓,融入其中。《续录》再次浮现新篇:
>**“守心观?白衣女?续录之四”**
>灯灭人散,谷中百花一夜盛开。
>溪水恢复清澈,鸟鸣重回林间。
>有樵夫称,曾见一女子沿溪行走,边走边哼童谣,身后跟着点点萤火,似是亡魂相送。
>数日后,邻村孩童自发聚集,在谷口立了一块无字碑。
>雨打风吹三年,碑上渐渐显出一行小字:
>**“我们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