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君臣同心安然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植微微点头,心中暗自琢磨,这尚书院听来,实则就是原来的尚书台换了个名号罢了。
只是,陛下为何对“台”字如此嫌弃,非要改成“院”呢?
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深意?
在他看来,“台”字并无不妥,长久以来,大臣们每日前来处理政务,便是“入台”,事毕归去便是“出台”,大家早已习惯了这种说法,它已然成为宫廷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在卢植眼中,这不过是些无关宏旨的细枝末节,他无意在此事上纠缠,也没打算去改变什么,只是习惯性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在认真聆听。
至于刑部被从尚书院中剥离,卢植心中已然明了,陛下这是打算将其归入御史台中,以实现权力的新制衡,这其中的政治意图,他已能隐隐察觉。
果不其然,刘辩接着说道:“其二便是御史院。
朕以为,当下各州郡长官权力过重,恰似脱缰之野马,他们既掌行政管理之权,又握司法审判之柄,权力集中于一身,长此以往,极易滋生腐败,导致专权跋扈之象。
故而,朕设立御史院,旨在制衡尚书院,同时将司法之权从各州郡长官手中分离出来,统一纳入御史院的管辖之下,使其成为专门掌管大汉司法事务之部门,如此,方能保证司法公正,权力制衡。”
这一次,卢植神色愈发凝重,他眉头深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问道:“陛下,如此大动干戈,机构必然要大肆扩充,难道除了各州刺史,还要增设郡刺史不成?”
刘辩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正是。
朕决意将监察体系进一步深入,下探至县一级。
同时设置御史中郎将,令其统领绣衣卫,以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力度,确保朝廷政令畅通,地方治理清明。
卢师,这中辅助的手段,对你这样的节操高洁之人,并无影响。
震慑的是那些,表面高洁,实则心怀鬼胎之辈。”
卢植听闻此言,没有再多作言语,天子这马屁拍的还算舒服。
另外,天子兴建绣衣卫之事,他其实早就心知肚明。
虽说这绣衣卫名义上隶属于黄门令和司隶校尉,且大都私底下进行。
可其中的门道,他又怎会不知?
尤其是那担任御史中郎将的刘备,乃是他的得意高徒。
虽说刘备从未在他面前提及绣衣卫的详情,但卢植何等的聪明和老练,哪怕只是瞧见一丝细微的端倪,都能洞悉事情的本质。